胰腺癌,
被譽為“沉默的殺手”,
由于其早期癥狀隱匿、發展迅速,
多數患者一旦確診往往是晚期,
多合并血管侵犯。
而動脈重建技術
在全國多數醫院都無法開展,
從而導致很多外科醫生
在面對動脈侵犯的胰腺癌患者時
“無計可施”。
近日,我院膽胰外科在林浩銘教授的帶領下,成功為多位胰腺癌患者實施根治性腫瘤切除聯合胰腺癌侵犯的動脈重建術,不僅有效改善了患者腫瘤的根治性切除率,更填補了華南地區該技術領域的空白,標志我院胰腺癌外科切除技術邁入全國領先行列。
從“無計可施”到“絕處逢生”
今年4月份,患者張阿叔因為上腹痛在來我院就診,檢查發現胰腺腫物已經包繞了腹腔干、肝總動脈近段、脾動靜脈及腸系膜上動脈根部,無法進行根治性手術。
經過5個療程的轉化治療,張阿叔的腫瘤明顯縮小。經過我院胰腺癌MDT診療小組討論后,張阿叔在9月接受了手術治療。
林浩銘教授團隊為其實施了腹腔干切除以及同種異體血管架橋-腹腔干-肝固有動脈吻合術。令人欣喜的是,術中張阿叔的腫瘤被完全切除,術后10天,他順利康復出院。
同樣情況的還有患者李阿姨。在確診胰腺癌后,李阿姨輾轉了多家醫院,經歷了一線、二線方案化療及靶向治療、放療后,病情仍處于穩定的狀態。為求進一步治療,李阿姨來到我院就診。
檢查發現,李阿姨的胰腺腫物侵犯腸系膜上動靜脈及脾靜脈遠端,經過我院胰腺癌MDT診療小組討論后,她也同樣接受了手術治療。林浩銘教授團隊為其成功實施腸系膜上動脈切除聯合腸系膜上靜脈切除重建,李阿姨的腫瘤得到了根治性的切除。術后2周,她順利出院。
“還以為不能做手術了,沒想到現在腫瘤被完全切除了,很感謝這里的醫護人員,是他們給予了我第二次生命”,李阿姨飽含熱淚地說。
從“不可手術”到“可手術”
林浩銘教授表示,由于胰腺癌細胞對化療、放療、免疫治療不敏感,手術往往是治療的首選方案之一,但多數胰腺癌患者在首次就診時就出現了門靜脈、肝動脈或腸系膜上動脈侵犯的情況。其中,腸系膜上動脈切除重建實施極為困難,一旦侵犯,多數患者將無法手術,預后極差。隨著血管吻合技術的發展,這一局面正在被改寫,胰腺癌侵犯血管不再是手術的絕對禁忌。
既往胰腺癌腸系膜上動脈切除重建存在一定的爭議。但是,近期外科頂刊Annals of Surgery報道:胰腺癌患者根治性切除是決定胰腺癌預后的關鍵因素,而血管重建、動脈重建技術在胰腺癌根治性切除中發揮關鍵作用。轉化治療后的胰腺癌患者,如果腫瘤縮小并成功實施根治性切除,對患者預后幫助極大。
胰腺癌的治療
曾因血管侵犯陷入困境,
但技術的突破
正為患者點亮希望之光。
從“不可手術”到“可手術”,
從“絕境”邁向“新生”,
改變的不僅是技術的高度,
也是生命的長度與溫度。
專家簡介
林浩銘
膽胰外科
主任醫師、碩士生導師、醫學博士
現任我院膽胰外科副主任、胰腺外科主任。
專業特長:致力于各類胰腺疾病的外科治療,在胰腺腫瘤、急慢性胰腺炎等疾病診治方面具有豐富的臨床經驗,尤其擅長各類胰腺疾病的微創手術治療。
來源:膽胰外科
責編:黃睿、房詩婷
初審:劉文琴
審核:歐陽霞、任毅
審核發布:楊建林
好看的話,不妨點擊分享給好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