召開南安市工會第十六次代表大會、舉辦“南工杯”系列職工文體活動、"雙線融合" 助力人才進階、打造“工會+”一體化維權模式……近日,南安市總工會制作《“工”繪同心圓 筑夢新時代》工會專題片,用“娘家人”的溫暖,實干篤行,與全市勞動者一起唱響“咱們工人有力量”的時代強音。
信念鑄魂,匯聚“同心”。
思想燈塔,指引逐夢航程。過去一年,市總工會召開南安市工會第十六次代表大會,開啟南安工運事業和工會工作的嶄新篇章。以接地氣、冒熱氣、聚人氣的思想政治工作凝心鑄魂,開展勞模工匠宣講、職工讀書分享會等65場次,強化職工思想政治引領,推動黨的創新理論進基層。
打造“南工”特色文化品牌,舉辦100多場沉浸式、體驗式“南工杯”系列職工文體活動,覆蓋職工4.5萬余人次;作品《守護-娘家人》獲評福建省“網聚職工正能量 爭做八閩好網民”主題活動“娘家人微故事”;榮獲泉州市職工宣講比賽優秀組織獎;獲中工網“匠人匠心”欄目刊播56篇。
堅持黨建帶工建,持續深化改革,開展“小三級”工會“集中提升”行動,工會組織凝聚力顯著增強;榮獲福建省縣級工會經審工作規范化建設考核特等獎,并在全國工會經審工作交流會作典型發言;以成功街改造項目為契機,完成市總工會提升改造工程,建設職工服務中心、心理健康中心、職工之家、工會驛站等工會陣地,完善服務功能,工會形象煥然一新。
數智賦能,淬煉“匠心”。
聚焦創新推動和產業發展,引領職工在促進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中建功立業,展現風采。全方位、多載體、多工種的勞動和技能競賽體系日益成熟,全年舉辦各級競賽22場,覆蓋裝備制造、市監、衛健等行業;推進創新項目培育,累計申報福建省及全國職工“五小”創新項目197項,推薦17項優質成果入圍第二十七屆全國發明展覽會;“名師帶高徒”工程成效顯著,實現師徒結對1664對。
線下“訂單式”、線上“云培訓”學習平臺"雙線融合",助力職工實現從“工”到“匠”的華麗蝶變。創建2家泉州市產業工人培訓基地;開展產業工人技能培訓班36期,2947人次參訓,涵蓋電工、鉗工、民用無人駕駛航空器操控員等行業;扶持10個農民工創業扶助工程和基地培育項目,119名職工參與農民工“求學圓夢”行動。
厚植勞模工匠成長土壤,評選77名南安市勞動模范,創建泉州市級以上勞模(工匠)工作室、示范性工作室3家、工匠型班組6個;開展“勞模工匠助企行”服務88項,預計產生經濟效益約2700萬元;獲評全國五一勞動獎章1名,省級五一勞動獎章4名、工人先鋒號2個、五一勞動獎狀1家;推薦命名“泉州工匠”4名、“南安工匠”19名。
服務提質,持續“暖心”。
用心用情做好維權服務,打造“工會+法院+檢察院+人社+司法”一體化維權模式,精準指導企業開展工資集體協商,維護職工安全健康權益。向3014家企業發出工資集體協商要約書,覆蓋職工9.38萬人;辦理涉及職工權益糾紛、農民工勞動報酬等信訪案件162件,追回欠薪45.4萬元。市總工會獲評省級競賽組織工作通報表揚單位。
擦亮溫暖關懷服務品牌,“四季四送”為職工提供就業崗位3.2萬多個,走訪慰問一線職工、困難職工、新就業形態勞動者等群體7000余人次;9.24萬名職工參加職工醫療互助,發放389.33萬元補助1683人;發放工會會員消費券1300萬元,返還3288家企業工會經費1186.1萬元,組織24期1104人參加各級工會療休養班。
聚焦職工多元化需求,精準推出系列貼心服務。開設70個職工子女暑托班,惠及2010余名職工子女;開展心理健康、家風家教等主題關懷活動100余場,服務勞動者1600余人次;承辦省總工會家風家教職工閱讀沙龍,特邀奧運冠軍李發彬家庭分享,構建 “成長關懷 + 心靈守護 + 文化滋養” 的立體化服務矩陣。
接下來 ,市總工會將以新的姿態 ,繼續與全市廣大職工凝心聚力,畫出最大“同心圓”,在新征程中奮斗前行,為慶祝中華全國總工會成立100周年獻禮。
來源:中國日報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