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報道,美國政府高級官員透露,特朗普團隊開始釋放緩和信號,試圖推動與中國就關稅問題展開對話。不過,中方對此并未回應,雙方在關稅問題上的博弈出現戲劇性轉折。
自特朗普再次執政,關稅大棒就成了他的“外交武器”。4月2日,特朗普簽署行政令,宣布對所有貿易伙伴征收“對等關稅”。短短幾天,中美雙方關稅稅率不斷攀升。美方將部分中國輸美商品關稅大幅提升至145%,中方也迅速反制,把美國進口商品關稅提高到125%。
特朗普(資料圖)
一開始,特朗普團隊態度強硬,還想通過心理戰讓中國服軟。英媒《金融時報》報道,美方官員曾告知北京,應該主動和特朗普通話,試圖營造中國有求于美國的假象。但中方根本不吃這一套,對美方的喊話始終“已讀不回”。
眼看施壓沒用,特朗普態度開始轉變。他一邊在社交媒體上頻繁發聲,言語間透露想和中國談判的意思;一邊指示下屬尋求與中方接觸。白宮國家經濟委員會主任凱文·哈西特也表示,中美就解決貿易爭端的具體討論尚未開始。這些動作都說明,美國著急了。
特朗普突然想和談,背后是多方面壓力在起作用。從經濟上看,美國的關稅政策不僅沒解決貿易逆差問題,反而讓美國企業和消費者吃了苦頭。美國零售聯合會就指出,對中國產品加征關稅,最后都是美國老百姓掏腰包,消費品價格不斷上漲。
半導體(資料圖)
以蘋果公司為例,其供應鏈深度依賴中國。一旦關稅增加,生產成本必然上升,產品在全球市場的競爭力也會下降。美國制造業回流計劃也沒達到預期,數據顯示,關稅政策實施后,美國制造業復蘇乏力,貿易逆差依舊居高不下。
政治層面,特朗普也面臨不小壓力。他的關稅政策在美國國內引發大量反對聲音,許多企業和行業協會公開批評。國際上,美國的貿易保護主義做法也遭到其他國家抵制,國際形象受損。在這種情況下,特朗普不得不考慮通過和談來緩解壓力。
但中方在關稅問題上立場一直很明確。外交部駐港公署發言人致信港媒,直接戳破美方謊言。美方聲稱“中方想達成交易,但不知如何開始,我們在等他們的電話”,中方回應,是美方不懂正確的國與國相處之道,醉心霸凌訛詐,別指望等到中國電話。這表明,中國不接受威脅和霸凌,談判必須在公平、對等的原則下進行。
特朗普(資料圖)
從4月2日到現在,中美雙方還沒通過一次電話,也沒就關稅問題展開具體討論。中方對美方的接觸請求不回應,就是要讓美國明白,想談判可以,但必須拿出誠意,改變錯誤做法。
中方有不回應的底氣。中國擁有龐大的國內市場和完整的工業體系,抗風險能力強。面對美國關稅壓力,中國推動產業升級,加強自主創新,減少對外部市場依賴。同時,積極拓展與其他國家的貿易合作,構建多元化貿易格局。這些舉措都讓中國在關稅博弈中更有主動權。
特朗普關稅政策的失敗,再次證明貿易保護主義行不通。這種“搬起石頭砸自己腳”的做法,不僅損害了他國利益,也讓美國付出巨大代價。中美作為全球前兩大經濟體,對話合作才是正確選擇,但前提是平等和相互尊重。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