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到有人問這樣的問題:未來如果無人種地,糧食供應和生活如何維持?
問這個問題可能還以為我們的農業在靠“人海戰術”。
其實,國家早已指明方向——2025國務院最新印發的《加快建設農業強國規劃(2024-2035年)》強調:“要堅定落實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戰略,筑牢加快建設農業強國的物質基礎。農業的未來,不是靠人力堆砌,而是靠技術升級。傳統農業模式下“彎腰撅腚”的身影會逐步消失,越來越多的高科技設備會得到大力普及。
“智慧農業”已被寫入十四五規劃,財政部農機購置補貼目錄,連農業無人機都納入中央財政直補了。補貼、政策、科研投入全砸在這塊。
以小禾清風北大荒八五六農場種植基地為例,看看現在東北稻米種植發展到啥程度?
? 實際智能監控:土壤濕度、光照強度、積溫數據實時傳輸,灌溉系統精準調節營養配比;
? 全流程無人化:從插秧機自動導航到無人機變量撒肥,人力成本大幅降低,畝產卻增長了;
? 品質可量化:小禾清風稻香米食味值90分,每一袋米都能追溯到田間日志。
2024年,北大荒集團糧食產量達到457.65億斤,比上年增長1.75億斤,連續14年超過400億斤,糧食生產實現“二十一連豐”,累計生產糧食10935億斤。
所以,那些問"無人種地怎么辦"的,或許和當年問"沒了馬夫馬車怎么跑"的同一批人。技術迭代從不等哭喪者,農業的未來,是科技的未來;種地的方式雖然變了,但中國人“把飯碗端在自己手里”的決心,永遠不會變。
作為踐行智慧農業模式下的新興健康稻米品牌,小禾清風也會一直將高品質、高營養、高性價比的健康大米帶給千家萬戶。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