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北京4月24日電(記者池夢蕊)4月24日,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舉辦發布會,發布“一攬子”創新產業政策。會上,經開區科技產業局、信息技術局、生物和健康局分別就“科創二十條2.0版”、信創產業政策、生物醫藥產業政策進行發布解讀,旨在進一步激發區域創新活力,推動產業高質量發展,全力打造具有全球競爭力的產業高地。
發布會上,北京經開區科技產業局副局長朱珊珊介紹,此次發布的“科創二十條2.0版”是在 2022 年“科創二十條”基礎上的升級政策。3年來,“科創二十條”安排約100億元專項財政資金,支持近千家企業,在創新要素集聚等方面成果顯著。如今的2.0版以深化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融合為導向,每年計劃投入300億元專項支持資金,推動突破一批關鍵核心技術,培育一批硬核創新型企業,匯聚優質創新發展要素,打造一流創新產業生態,深度融入全球創新網絡。到 2027 年,經開區力求實現國家高新技術企業數量超 2700家、專精特新中小企業達1200家等目標,形成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和產業創新高地。
在具體舉措上,“科創二十條2.0版”聚焦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融合,圍繞“加強原始創新布局——激發創新主體活力——聚集創新發展要素——完善科技創新生態——深化開放協同創新”全鏈條支持,落實6大發展計劃、實施14項重點行動,提出5方面共20條支持舉措。如產業強基行動,對企業關鍵核心技術攻關給予研發投入最高50%的資金支持,特別重大項目支持金額最高1億元。科創接力行動,對承擔國家部委和北京市重大專項的企業給予 1:1 資金配套,單個項目最高支持金額為3000萬元。主導產業強鏈行動,支持開展“揭榜掛帥”,由相關產業部門按實際需求發布榜單,單個項目資助金額原則上不超過1000萬元。未來產業瞭望行動,探索設立概念驗證基金,挖掘遴選一批早期原始創新項目,單個項目給予最高200萬元的資金支持。
信創產業政策方面,為落實國家和北京市相關政策要求,經開區出臺《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關于加快建設開源開放信創產業高地的若干措施》,并啟動“雁陣計劃”。目標是到2030年建成具有國際影響力的開源開放信創生態圈,培育超百家領軍企業,帶動產業規模突破千億元。
北京經開區信息技術局副局長賀大慶介紹,《措施》提出了實施雁陣領航、科技強基、場景智躍等十大行動,明確了信創+AI、開源、軟件智能、量子、6G等重點支持方向。覆蓋創新引領、技術突破、標桿示范、平臺支撐、開源開放、標準創制、金融賦能、企業出海、人才培育、產業空間等方面,重點聚焦重大項目招引和重點存量項目扶持,給予產業領域全域企業普惠支持,搭配形成“政策包”。
其中,雁陣領航行動,旨在通過實施信創產業強鏈補鏈“雁陣計劃”,推動重大項目落地和支持優質存量企業發展,培育一批產業帶動貢獻大、自主創新水平高、發展質量效益好、人才隊伍建設優的“領雁”企業,以及在行業細分領域具備一馬當先實力的隱形冠軍、獨角獸、專精特新等“鋒雁”企業。圍繞產業帶動能力、技術創新力、市場競爭力及人才隊伍建設等評價指標,定期組織行業專家進行評審,擇優推薦“領雁”“鋒雁”企業名單,經相關會議審議通過后,納入計劃管理。按照企業評定類型,確定支持方式及支持金額上限,根據企業“里程碑”事件達成情況,采用集成式兌現模式,給予“領雁”企業研發、產值/營收、固投支持,每年度最高1億元,給予“鋒雁”企業研發、固投支持,每年度最高5000萬元。
科技強基行動,將聚焦“極基礎+極應用”,加快算法理論、軟件框架、智算芯片、軟件智能等方向關鍵核心技術突破,前沿布局量子計算、6G、腦機接口、光電子等顛覆性前沿科技領域。通過“揭榜掛帥”“賽馬”等機制推動技術研發攻關鼓勵企業持續加大研發投入,積極承擔國家、北京市重大科技攻關任務,給予企業研發投入增長獎勵和“1:1”配套支持,每個項目年度支持金額最高為3000萬元。
場景智躍行動打造信創應用標桿場景,支持新技術新產品首試首用;平臺賦能行動重點支持行業信創實驗室、綜合運維、產教融合以及軟件智能體、量子、6G等前沿領域中試驗證等平臺建設;開源聚力行動建設開源社區,給予開源項目資金支持。在人才培育和產業空間保障上,依據“人才十條2.0”政策,給予企業人才、用人主體支持;探索打造亦莊人工智能學院等綜合性產教融合基地。
生物醫藥產業政策也為經開區醫藥健康產業發展注入強勁動力。北京經開區生物和健康局副局長肖晶介紹,《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促進醫藥健康產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意見》整合修訂原有政策,形成全產業鏈支持框架。《若干意見》聚焦補短板、強弱項,提出到2027年實現醫藥健康產業工業產值突破1200億元、獲批上市創新藥械25個以上等目標,旨在鞏固現有優勢,搶占未來發展制高點。
《若干意見》以多維度賦能醫藥健康產業為核心,構建系統政策體系,主要包括“促進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融合發展”、“加快產業集群建設”、“加快創新產品市場推廣”、“優化產業生態”、“積極融入全球創新網絡”五大部分。
在科技創新與產業創新融合方面,圍繞國家戰略布局未來健康領域早期研究,支持新興藥物和高端醫療裝備研制,加速國際醫藥創新公園建設。產業集群建設上,以全球專利項目吸引國際化團隊,保障產業空間,深化京津冀協同,發展醫藥科技服務業。
創新產品市場推廣層面,借助市醫藥健康統籌聯席會機制,推動未納入國家醫保目錄的創新藥納入“北京普惠健康保”,并將國談藥使用情況納入公立醫療機構績效考核,建立創新產品入院“綠色通道”。
優化產業生態上,依托現有基金體系強化資本賦能,通過多種模式支持創新研發和并購重組。在融入全球創新網絡進程中,鼓勵企業出海,對獲國際認證和技術授權合作的企業給予獎勵。政策兌現方面,擬通過政策兌現服務平臺,充分利用制度和技術的辦法,推行“線上受理、一網通辦、限時辦結”的辦理模式,強化服務;采用“快申快享、標準兌現、評審兌現”的兌現方式,有效破解政策兌現慢、申報多次跑等難題,提升市場主體獲得感,全方位助力醫藥健康產業邁向新高度。
此次發布的“一攬子”產業政策,全方位覆蓋了經開區重點發展的產業領域,從創新研發、企業培育、市場推廣到產業生態構建,為企業提供了強有力的政策支持。未來,北京經開區期待吸引更多創新主體入駐,激活創新要素,壯大產業規模,在推動首都高質量發展進程中貢獻更多“亦莊力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