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烏魯木齊4月23日電 (邵平 胡嘉琛)新疆擁有得天獨厚的風能、太陽能等清潔能源。截至去年底,新疆集中建成哈密、準東和南疆環塔里木3個千萬千瓦級新能源基地。清潔能源的高效并網與遠距離輸送,需要超特高壓電網的支撐。近年來,新疆加速推進超特高壓電網建設,助力"風光"變"綠電",為綠色低碳發展注入強勁動能。
構建"綠電大通道"
自2010年"疆電外送"啟動以來,哈密南—鄭州±800千伏特高壓直流輸電工程、準東—皖南±1100千伏特高壓直流輸電工程兩條超高壓外送"大動脈"先后建成,新疆"綠電"大規模、高效率、遠距離地輸往全國,助力優化能源配置格局。
眼下,"疆電入渝"哈密—重慶±800千伏特高壓直流輸電工程正加速推進。工程建成后,新疆外送"綠電"占比將進一步提升。今年,新疆將新建、續建超高壓電網工程41項,較2024年增長50%,創歷史新高。新疆電網建設進入"大規模、高強度、高質量"的新階段。
截至目前,新疆累計建成750千伏變電站31座、輸電線路92條,總長度達12705千米,成為全國750千伏變電站最多、750千伏線路最長的省區級電網。
公開資料顯示,新疆已形成"內供五環網、外送四通道"的主網架格局。按照規劃,"十四五"末,新疆電網將升級為"內供七環網、外送五通道"的主網架格局,為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實支撐。
據新疆電力交易中心有限公司統計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疆電外送"電量達324億千瓦時,同比增長13%,創2010年以來首季最高紀錄。其中,新能源外送電量79億千瓦時,占總外送電量的24%,相當于減少標準煤燃燒218萬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588萬噸。
"綠色理念"貫穿電網建設
梳理可見,新疆超特高壓電網跨越天山山脈、塔里木盆地、準噶爾盆地,覆蓋草原、森林、濕地、沙漠等生態系統。面對復雜多樣的自然環境,新疆堅持生態優先,電網建設與生態保護協同推進。
在準東—皖南±1100千伏特高壓直流輸電工程建設過程中,建設團隊前期開展生態樣本調查,借助高精度遙感和大數據技術,制定生態保護與修復方案,通過優化線路走向、合理設置施工通道、實施低擾動技術等,最大限度減少工程對生態環境的影響。
上述工程穿越古爾班通古特沙漠部分中,采用秸稈基生物材料預制可降解草方格,固沙面積達到80萬平方米。環境監測顯示,項目區年風蝕模數從5000t/km2降至800t/km2,植被恢復率達90%。
正在施工建設的環塔750千伏輸變電工程采用生物與工程相結合的固沙方式。聚丙烯纖維沙袋堆砌成網格狀有效降低風速、減弱風沙侵蝕,沙袋網格內種植根系發達的沙生植物,從而固定沙地。工程實施后,施工區域近地面風速預計降低30%,沙塵天氣每年減少15天以上。
新疆超特高壓電網建設不僅是技術能力的具體實踐,更是綠色發展理念的生動體現。縱橫交錯的超特高壓電網,釋放著"風光"資源稟賦,并通過一項項生態保護與修復的務實舉措,彰顯出新疆電力的"綠色擔當"。(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