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七中到底“領養”了哪些學校?又有多少“干兒子”?誰又是其“徒弟”?
4月12日成都七中在舉行建校120周年紀念活動現場掛出了一張《成都七中教育集團區域分布圖》,清晰地顯示了成都七中截止目前已有30所“子輩學校”,其中的七中育才學校包括水井坊校區、匯源校區、銀杏校區、金融城校區及東湖校區。
值得注意的是,成都七中的30所“子輩學校”中有位于成都市范圍內的有28所,另外兩所則位于眉山市仁壽縣。
加上“老祖”成都七中林蔭校區與成都七中高新校區,成都七中“大家族”截止目前共有36名成員!其中有19所具有高中招生資格(包括單設高中、完中和12年一貫制學校,含仁壽一中南校區和仁壽一中北校區)。
“領辦”16校 七中家族6年翻倍
成都七中的辦學歷史可以追溯到1905年由墨池書院和芙蓉書院合并創立的成都高等小學堂,1907年學校更名為成都縣中學堂,1952年更名為成都市第七中學校。1978年成為四川省首批重點中學,1986年被確定為教育部在四川的定點聯系學校,2000年被四川省教育廳評定為國家級示范性普通高中,并被教育部確定為國家級示范性高中建設項目樣板學校,2013年被評為四川省首批一級示范性普通高中。2014年成都七中加掛“成都中學”校名。目前,成都七中有林蔭街和高新兩個校區,占地面積238畝。
在成都市民中間,一般將“龍頭”的成都七中林蔭街校區、成都七中高新校區視為成都七中的“父輩學校”,是成都七中的根本,其中成都七中林蔭街校區是“大哥”,成都七中高新校區是“弟弟”。當然,這個“大哥”與“弟弟”都是由黨委書記易國棟與校長張翼領銜的班子成員進行統一管理的,但各有一名副校長被指定為“執行校長”。目前,成都七中林蔭街校區執行校長為蔡澤勇先生,成都七中高新校區執行校長為王雪梅女士。
成都七中林蔭街校區一直穩居全成都市普高錄取分數線的榜首,盡顯“龍頭老大”的霸氣,而成都七中高新校區也不遜色,時不時還擠進全成都市普高錄取分數線“三強”的位置。
▲2019年成都七中家族圖譜
2019年發布的《關于成都七中教育集團成員學校相關信息的公告》顯示,除了作為“龍頭”的成都七中林蔭街校區與成都七中高新校區這兩所“父輩學校”外,當時共有14名成員。
4月12日公開的《成都七中教育集團區域分布圖》,可以被認定為成都七中對其旗下成員學校的最新認證!
6年來,除了因政策原因及合同到期的緣故已不在名冊中兩所民辦學校外,其余12所學校仍然在榜,但家族成員已經急速擴張了到30所,膨脹了一倍多——新增了18所成員學校,且絕大多數都是以“領辦支持型”的方式“進群”的。
對比2019年的數據,成都七中“領辦支持型”學校由4所(包括已退出的一所民辦學校)增長到了16所,凈增12所,翻了3倍。“指導合作型”則由5所(包括已退出的一所民辦學校)增加到了6所,新增了兩所但只多了一所學校。“對口幫扶型”由5所增至8所,其中還包括眉山市仁壽縣的兩所,在成都市范圍內則只增加了1所。
成都七中2019年曾宣示,除了該校官方認定的成員學校外,“其他以‘成都七中XX’‘七中XX’或‘XX七中’命名的學校均與成都七中沒有任何關聯。”
成都9個區域未入七中大家族
根據《成都七中教育集團區域分布圖》,含本部在內,成都七中目前共有36名大家族成員,除了本部的兩所“龍頭”——成都七中林蔭街校區與成都七中高新校區外,成都七中教育集團下有30所成員學校,其中的成都七中育才學校又“下帶”5個校區,共同構成了36所學校(校區)組成的大家族。
成都七中“領辦”的16所學校中,只有七中初中(天環)、七中八一、英才學校這3所學校是2019年版的“老臣”,有12所是2019年以后新“進群”的,包括彭州濛陽中學實驗學校、都江堰市實驗學校、七中萬達通錦、溫江菁才涌泉、溫江菁才永寧、成都生物城未來學校、墨池書院中學、蒲江中學、東安湖學校、七中東部學校、七初錦城、七初天和,2019年“指導合作型”中的七中萬達則“進階”成了“領辦”。而七中實驗學校則因合同到期等原因“退群”并更名。
成都七中“指導合作型”學校目前共涉及到10所學校。鑒于七中育才匯源校區、銀杏校區、金融城校區、東湖校區這4所“孫輩”學校基本上是由七中育才水井坊校區指導的,可以認為實質上的“指導合作型”學校為6所。與2019年版相比較,原版中的“七中萬達”已經“進階”成了“領辦”后,除“東方聞道”這個以“網校”形式出現的特例外,其余的“指導合作型”全為“育才系”——育才水井坊領銜的5個校區以及育才學道、育才華興、育才金堂、育才科學城。2019年版的七中嘉祥也因政策原因及合同到期的緣故“退群”。
成都七中教育集團的“對口幫扶型”學校目前共有8所,棕北中學、田家炳中學、青城山高中、溫江二中、淮口中學共5所學校全是2019年版的“老臣”,新增了龍泉驛向陽橋中學和仁壽一中南校區、仁壽一中北校區3個新成員。不過仁壽一中南北校區都不是成都市域內的學校。
上面的3個表格還清晰地顯示,成都七中教育集團各學校的學段不盡相同,既有成都七中林蔭校區這樣的純高中,也有像成都七中高新校區一樣的完中,還有單設初中,也有九年制甚至十二年制學校,甚至還有網校,可謂五花八門百花齊放了。
《成都七中教育集團區域分布圖》還顯示,成都七中集團的成員學校已經分布在了成都市區域內的14個區(市)縣,占了全成都市23個區(市)縣域(包括成都高新區、天府新區成都直管區和東部新區)的60%以上,并輻射到了眉山市。目前,成都市域內尚無“成都七中”的區(市)縣還有:青羊區、青白江區、新都區、郫都區、新津區、大邑縣、邛崍市、崇州市、簡陽市。
解析七中“群內”高中學校
2019年發布的《關于成都七中教育集團成員學校相關信息的公告》曾對“領辦支持型”“對口幫扶型”“指導合作型”三種模式做出了詳細說明。
成都七中林蔭街校區與成都七中高新校區是成都七中教育集團的“龍頭”學校。其余成員學校均為獨立法人主體,與成都七中僅為學術共同體,與成都七中沒有行政隸屬關系。
按照成都七中的解釋,“領辦支持型”指使用七中品牌,由成都七中派出校長(由相關部門任命)的學校;“指導合作型”指使用七中品牌的學校;“對口幫扶型”指由成都七中輸出管理和辦學思想,不使用七中品牌的學校。但這些學校都接受成都七中學術指導。
成都七中2019年還曾特別強調,其他以“與成都七中文化一脈相承”“再造一所成都七中”“與成都七中建立密切合作關系”“成都七中XX名師為我校辦學(課堂)指導專家”等為招生宣傳的學校,一律與成都七中沒有任何關系。
在成都市民眼中的成都七中“子輩”學校中,“領辦支持型”“指導合作型”與“對口幫扶型”學校和成都七中的遠近親疏關系是不一樣的。有人形象地將“領辦支持型”學校比喻為“領養”,需要對其的成長負責;將“指導合作型”學校視為“干兒子”,允許其在外面宣稱“我跟成都七中是家人”,也給予其盡可能的幫助;把“對口幫扶型”學校當作“徒弟”,師傅領進門修行在個人。
▲注:2024年成都市”5+2“區域”省重線“為545分。上表中”/“前為統招線,”/“后為調招線。
鑒于義務教育階段實施相對就近入學原則,基本上不需要擇校(可以在民辦學校和公辦學校間,或者在規定區域內選擇),而高中學校則需要通過中考招生,家長和考生可以根據中考成績選擇填報自己理想的學校。
我們重點分析下成都七中教育集團高中學校(含完中和12年一貫制學校,下同),且暫不分析對成都家長影響不大的仁壽一中。
成都七中教育集團位于成都市域內的高中學校共有17所,除了七中林蔭和七中高新外,還有“領辦”的七中萬達、七中八一、英才學校、七中萬達通錦、成都生物城未來學校、墨池書院中學、東安湖學校、七中東部學校、溫江菁才永寧、都江堰市實驗學校共10所;“指導合作”的育才東湖;“對口幫扶”的田家炳中學、青城山高中、溫江二中、淮口中學。
以2024年成都市“5+2”區域中考錄取分數線為例,“七中系”錄取線在600分以下的共有5所,且不出意外地幾乎都是“指導幫扶型”的,“領辦”學校中只有萬達通錦排在了倒數第4的位置。
去年首次招收高中新生的七中育才東湖校區錄取分數線也達到了603分,排位在“5+2”區域第二批次錄取的101所學校的第17位。讓人感到眼前一亮的是,地理位置并不占優,僅僅有3年招收高中新生歷史的成都七中東部學校很受“5+2”區域考生家長的歡迎,錄取線不僅在“七中系”的高中里占到了第6位,就是在全市也高居第16名。據了解,成都七中東部學校2023年在“5+2”區域的統招錄取線還曾高達619分。
今年將有14所“七中”成都招生
在位于成都市域內的17所具有高中招生資格的學校中,2024年及以前已經開始招收高中生的學校有12所。
在其余5所在2024年及以前尚未招收高中學生的學校中,溫江菁才學校永寧校區和墨池書院中學今年將招收高中新生——使得今年成都市域內招收高中新生的“七中系”學校將增至14所,而成都生物城未來學校最快可能在2027年開始啟用,而龍泉驛區東安湖學校及都江堰市實驗中學都暫無招收高中生的消息。
溫江菁才中學永寧校區今年將招生?
▲菁才中學永寧校區示意圖
溫江區菁才中學校由成都七中與溫江區合作創辦,設計規劃有涌泉校區和永寧校區,總占地約188畝,建筑面積180000平方米,將于2025年正式開校。成都七中發布的《成都七中教育集團區域分布圖》顯示,涌泉校區為初中,永寧校區為完中。
《溫江融媒》2025年2月13日發布的《進度更新!成都七中領辦的溫江這所學校主體結構已完成》顯示,永寧校區總建筑面積約9萬平方米;涌泉校區總建筑面積9.17萬平方米。兩個校區均規劃了60個班級、3000個學位,建設內容主要包括綜合教學樓、圖書閱覽室、籃球館、學生宿舍、食堂、報告廳、地下車庫等。該文還透露,兩個校區項目主體結構均已完成,永寧校區裝飾裝修施工完成70%,安裝工程完成60%,室外園林園建完成20%,兩個校區計劃今年6月竣工,9月開學。
墨池書院中學今年開招高中生
作為成都七中教育集團的“龍頭”,成都七中林蔭校區雖然位于武侯區域內,但卻是由成都市教育局直管的學校,與武侯區并無隸屬關系。盡管成都七中的“根基”就在武侯區林蔭街,但其在武侯區內的“開枝散葉”卻比較遲緩——墨池書院中學是成都七中與武侯區合作建立的第一所學校。
據了解,由原成都七中網校部主任、林蔭校區教務處副主任、成都市數學學科帶頭人周莉莉,七中高新校區信息中心主任、信息學競賽金牌教練謝榮華分別出任校長、副校長的墨池書院中學去年已經啟用,但當時只招收了5個初中新生班。今年該校將招收高中新生(招生計劃尚待成都市教育考試院發布)。
“生物城未來學校”預計2027年啟用
2023年9月18日,成都市舉行的重點片區城市價值推介暨合作協議簽約活動上,成都七中與成都天府國際生物城簽訂合作協議,確認全面領辦生物城十二年一貫制公辦學校。
▲成都生物城未來學校總平面布置示意圖
生物城未來學校項目選址生物城東片區核心區域,劍南大道東側、生物城中路南側,西側臨永安湖森林公園,東側為城市公園綠地。
▲成都生物城未來學校鳥瞰示意圖
成都生物城未來學校項目占地面積約 300 畝,總建筑面積約23.30 萬平方米,估算總投資183842.55 萬元。根據項目最新相關材料顯示:學校為十二年一貫制,共 108 個班,提供學位 4860 個,北側用地設置中學,南側設置小學。
2025年3月24日,成都市公共資源交易服務中心(成都市政府采購中心)發布的《成都生物城未來學校(成都七中領辦)設計-施工總承包一標段合同公告》顯示,該校的設計、施工招標已經完成。該公告顯示,項目建設期為:24個月,即2025年5月—2027年4月(不含前期工作)。預計該校將于2027年啟用,屆時是否會招收高中學生尚無確切消息!
都江堰市實驗中學是“完中”但未招高中生
位于都江堰市玉堂街道石牛社區的都江堰市實驗中學建立于2021年,凈用地面積約為9.4萬平方米,總建筑面積超過6萬平方米,其中中學部分約4萬平方米,小學部分約2萬平方米。中學部分可容納60個班級,預計學生人數將達到3000人;而小學部分則配套建設了36個班級,可容納1600名學生。
目前可以查詢到的信息是,都江堰市實驗中學尚未有招收高中學生。比如,都江堰市教育局公布的該市2024年普高錄取分數線中就沒有出現都江堰市實驗中學。
不過,都江堰市實驗中學應該是具備招收高中學生資格的“完中”。比如,重慶師范大學就業信息網中就明確宣稱了“都江堰市實驗中學……公辦完全中學”。至于該校何時會招收高中學生,目前尚無可信消息。
龍泉驛區東安湖學校是“完中”嗎?
目前網上的官方信息顯示,龍泉驛區東安湖學校是一所九年一貫制學校。但在《成都七中教育集團區域分布圖》中該校卻被標示為“完中”——這是否意味著該校今后會舉辦高中?目前尚無確切信息。按道理,完中應該是會舉辦高中的。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