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源網絡
前言
就在“中國航天日”的這一天,神舟二十號決定點火發射,預計要用大約6.5個小時對接天和核心艙,形成了三船三艙的組合體。
這一消息的確值得振奮人心,而此前中國就已經創造了2小時對接太空艙的紀錄,在航天領域獨樹一幟。
航天器對接
那么問題就來了,有更加快速的對接方式,為何神舟二十號的對接卻要6.5個小時呢?2小時對接的紀錄究竟有沒有意義呢?
神州二十號出征太空
就在4月23日上午,相關部門公開了神舟二十號載人航天工程的情況,將會在4月24日17時17分發射火箭。
這一次的載人航天任務,是中國空間站應用以及發展階段的第5次載人飛行任務,也是載人航天工程的35次飛行任務。
圖源網絡
此次的神舟二十號,主要任務就是接替已經在太空空間站的的神舟十九號乘組,并且在接下來駐留的半年時間里,展開一系列的太空活動。
在駐留空間站期間,神舟二十號的乘組將會迎接天舟九號貨運飛船,以及神舟二十一號載人飛船的到訪。
這也不由令人贊嘆,中國對于太空的探索越來越深入了,古人那種“可上九天攬月”的浪漫在此刻得到具象化。
圖源網絡
當然,這一次的任務同樣艱巨,因此神舟二十號的乘組選擇采用了“老帶新”的方式,由執行過兩次載人飛行任務的陳東擔任指令長。
說起陳東,作為中國第二批宇航員,他也是唯一一個“三上太空”,并且在軌時間超過200天的中國宇航員。
另外兩名航天員也是相當優秀,陳中瑞以及王杰兩個人都是我國第三批航天員,這一次也是他們首次執行飛行任務。
3位宇航員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神舟二十號的發射窗口,正好是第十個“中國航天日”,這可真是無巧不成書,也算是中國航天界的一段佳話。
目前神舟二十號火箭以及飛船的狀態十分良好,而在跟神舟十九號“換班”之后,神舟十九號乘組就于4月29日返回東風著陸場。
但另一方面,也有人已經注意到了此次神舟二十號發射計劃的細節,那就是將會采用自主快速交會對接模式。
圖源網絡
雖然這并不算是什么新鮮的模式了,但是這一次的對接會形成“三船三艙”的組合體,對接時間也在大約6.5個小時左右。
這讓不少人感到疑惑,畢竟中國航天的發展成果十分喜人,曾經還有過2小時極速對接太空站成功的紀錄。
其實人類對于太空的探索,也是在一次次的突破自我中成長起來的,就比如神舟十九號,創造了全球單次出艙任務的最長時間。
出艙作業
而這一紀錄的出現意味著,人類今后在太空空間進行探索的時間將會大大拉長,是人類探索太空的一大進步。
同樣的道理,在太空艙對接這件事情上,如果對接的速度越快也就證明太空空間技術越成熟,而這也是不斷打破紀錄的意義所在。
以上內容參考自央廣網2025年4月24日的報道
那么既然有更快的紀錄,為何這一次神舟二十號的對接,會選擇采用6.5小時的這種模式呢?
對接時間模式的選擇
其實不僅僅是神舟二十號的對接時間,去年10月份的時候,神舟十九號載人航天飛船在跟空間站對接的時候,也是6.5個小時左右。
圖源網絡
其實空間交會對接技術,一直都是太空空間站建設和運營的基礎技術之一,試想一下空間站建好了,航天員登不上去,豈不是白搭?
而神舟十九號采用6.5個小時的交會對接,主要是為了保持一貫的高精度以及高穩定性,從而保證航天員的安全。
回望中國載人航天的發展歷程,從最開始神舟八號與天宮一號對接,需要2天的時間,到交會對接的時間逐漸縮短。
圖源網絡
每一次的深空對接,其實都是對于我國航天器對接技術的考驗,而我國也逐步發展到了6.5個小時的模式、3小時的模式。
當年的天舟五號貨運飛船采用2小時超快速交會對接模式,更是創造了世界最快交會對接紀錄。
如今,中國航天器的對接技術已接連突破多種交會對接模式,諸如自動交會對接、手控交會對接等。
圖源網絡
每一次技術的跨越,都是中國航天技術在高水平上自立自強的成果,當然也是每一個航天人的努力結晶。
但我們也不能盲目樂觀,雖然中國已經突破了2小時極速對接的紀錄,但這也是貨運飛船,并非載人任務。
要知道,在兩個飛行器對接的過程當中,任何細微的位置以及姿勢的偏差,都會導致對接失敗,嚴重的話甚至會造成飛行器嚴重受損。
圖源網絡
因此,雖然目前中國航天已經有了2小時極速對接的記錄,但是卻并不適合應用到現在的載人航天任務當中。
對于航天員而言,最重要的是生命安全的保障,這就要求需要選擇一個合適的對接模式,而6.5小時對接的模式,已經相當成熟了。
圖源網絡
千萬不要小看這樣的對接模式,畢竟載人航天工程不是兒戲,每一個小的細節都應該要做到盡善盡美。
當然,趙公子也相信,在不遠的將來中國航天一定能夠實現更快更安全的對接模式,到那個時候,或許就是科幻照進現實的時候了。
以上內容參考自新京報2024年10月30日的報道
結語
如今中國的航天技術已經十分成熟,而且也處于領跑地位,現在就是要穩扎穩打一步一步來,不要糾結對接快慢的問題。
我們要的只是這一次神舟二十號的任務能夠圓滿完成,每一個參與其中的航天人都能夠平平安安的。
圖源網絡
只有在科技技術提升之后,安全得到了保障,我們才有資格能夠去追求其他的東西。
希望中國航天事業能夠越來越好,對于這個問題你有什么看法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