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聞記者 王祥龍 圖據金川融媒
4月24日,省政府新聞辦舉行“萬千氣象看四川·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第6場,由金川縣委書記郭素梅發布介紹“緊扣高質量脈搏,蓄勢賦能美麗富裕幸福新金川建設”有關情況。
金川縣委書記郭素梅
郭素梅用“三個變化”高度概括金川縣在生態、產業、民生領域取得的建設成就。記者注意到,金川正錨定“建設鋰資源綠色開發基地和清潔能源生態開發基地”兩個總定位,立足優勢穩步推進資源綠色開發。
“兩個基地”建設金川縣有著怎樣的優勢?縣委常委、副縣長趙波介紹,金川全縣坐擁“水、光、礦”三位一體的清潔能源寶庫。已探明的礦藏有黃金、硅等10余種,被稱為“白色石油”鋰輝石已探明儲量達6000萬噸,平均品位1.3%,按照一輛新能源電車40kg碳酸鋰計算,可建造4000余萬輛汽車。
金川縣委常委、副縣長趙波
此外,境內39條河流呈羽狀分布,水電理論蘊藏量達520萬千瓦,位居川西北前列。金川縣年均日照2435小時,光伏有效發電時長超1800小時,屬國家二類光伏資源區。
建設鋰資源綠色開發基地方面,金川縣鋰資源綠色開發鏈條已初具。具體來說,全縣共設置2宗鋰礦采礦權,6宗探礦權,全面納入《四川省鋰資源開發及產業發展規劃》。
據悉,金川縣已建成145.5萬噸鋰輝石采選項目,項目堅持“開發和保護并重”理念,采用模塊化開采、干式尾礦堆存等環保工藝,打造生態開發樣板,較傳統模式環境影響下降60%以上。
清潔能源生態開發基地建設方面,金川縣已建成水電站18座,總裝機25.82萬千瓦。雙江口、金川和綽斯甲3個水電站總裝機325.2萬千瓦,今年全部將實現首批機組投產。
發布會現場
趙波介紹,金川縣推進“牧光互補”新模式,阿壩州首個“光伏+儲能”示范項目—嘎斯都光伏電站一期成功投產。嘎斯都二期、獨松等光伏項目預計二季度開工建設。同時,金川縣儲備巴底、安寧水電站和雙江口混合式抽水蓄能電站等能源項目。預計到2030年,全縣清潔能源裝機將突破800萬千瓦,年發電量可達218億千瓦,可節約268萬噸標準煤,年減排二氧化碳超700萬噸。
值得一提的是,金川縣在“兩個基地”建設過程中,充分考慮到兩個基地之間的相互促進。趙波表示,金川縣依托“飛地經濟”模式,配套發展光伏制氫、智能電網等關聯產業,構建“鋰電+清潔能源”產業生態圈,實現兩個基地之間促進發展的良性循環。
此外,金川縣還強化與行業內龍頭企業的合作,形成“鋰礦—鋰鹽—正極材料—電池制造”的完整產業鏈,真正實現資源優勢向經濟優勢、生態優勢、戰略優勢的立體轉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