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之前曾說,對生豬市場來說,4月份是一個關鍵的月份。
為什么這么說呢?
因為生豬市場行情往往在4月會出現變化。
當然,是好的變化。
第一,春暖花開,消費抬頭。
春夏暖,秋冬寒,而4月份呢,就正好是一個由寒轉暖的關鍵時期,而隨著萬物復蘇,春暖花開,出來游玩的人也多了,消費也明顯有抬頭跡象。
再加上五一又是個長假,這也就更加加劇了市場情緒的高漲。
第二,四五月份是二次育肥的旺季。
二次育肥雖然說改變不了生豬的供需,但是能改變生豬市場的供應節奏,從而也會影響到豬價行情。
而二次育肥的旺季就是四五月份。
為什么是四五月呢?
因為生豬市場消費旺季通常是在下半年,也就是三四季度,所以要想在這個時期對應出欄,那么把時間往前推,四五月份就正是二次育肥的最佳時間。
受二次育肥意愿及程度影響,生豬市場供應也會出現相應的變化,豬價就會出現相應的波動。
第三就是這個規律尤其是在近兩年里,幾乎是無一例外的。一般表現為4月底有一個小抬頭,等到六七月、七八月以后才是大抬頭。
所以,別看4月份好像平淡無奇,但對養殖業來說卻是一個關鍵的月份。
而今年這4月也是不負眾望,4月底,豬價開始明顯抬頭了。
全國外三元生豬均價從之前折14元/公斤區間,直接躍上了15元/公斤,這也使得市場興奮不已,這是否意味著豬價要開始翻身了呢?
不賣關子,我們的判斷是4個字:近穩遠憂。
近穩,意思就是現階段短期來看,豬價行情大穩小動,在當前基礎上還會小幅上移,但空間不會太大,畢竟4月是小抬頭嘛。
支撐因素主要有3:
一是二次育肥積極性很高。
近兩年養豬業有一個明顯變化,那就是從頭養到尾的人越來越少了,一方面是生豬行業經過大洗牌以后,產能集中度越來越高,普通養殖戶生存難度越來越大,養殖信心明顯下降,短線養殖的意愿明顯增加。
另一方面,市場對于三四季度豬價高點仍有期待,所以二次育肥積極性尚好。
二是消費抬頭。
雖然說現在也不是豬肉消費旺季,但相比一季度來說,消費有增長趨勢。
再加上五一以及端午小長假,對消費也有一定提振,屠企收豬積極性增加。
三是成本支撐。
自美國發動關稅戰以后,受進口大豆到港延遲影響,國內豆粕迅速大漲,當前現貨價格最高已沖上4000元/噸,飼料企業也紛紛跟著漲價,養殖成本進一步增加。
也是受成本增加影響,養殖端挺價意愿增加,低價賣豬的意愿較低。
所以預計5月份豬價會相對堅挺,大穩小動,逐漸趨于穩定。
但是遠期來看的話,風險就增加了。
因為生豬市場供強需弱的格局并沒有改變,產能依然高位,且根據去年產能推算今年生豬存欄也依然龐大。
二次育肥呢,只是階段性地改變供應節奏,將生豬的供應壓力后移,之所以后移當然是在等待豬肉上漲,但如果一旦豬價漲勢并不如意,很可能會出現集中踩踏出欄現象。
這還不是最關鍵的,最關鍵的是遠期生豬市場之所以令人擔憂,是因為隨著供應壓力以及情緒期待后移以后,對市場消費是一個極大的考驗。
今年消費是什么狀態呢?
大概率不會太樂觀,因為整體宏觀背景壓力依然明顯,再加上美國到處制造事端,使經濟波動性增加,所以今年仍然是收緊錢袋子過日子。
那么,后期消費能扛得住生豬的供應壓力嗎?
這不免令人擔憂。
本文完,歡迎關注并點贊,給個支持。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