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時報記者 史詩
洪星/攝
4月22日,由國家自然博物館出品、中影動畫產業有限公司承制的原創4D科普電影《海洋深深》在北京首映。作為國家自然博物館更名升級后的首部4D電影力作,影片聚焦“深海探索與生態保護”這一時代議題,以沉浸式影像語言串聯前沿動畫科技與真實科研成果,帶領觀眾潛入11000米深海,展開一場穿越光影與感官的藍色旅程。自陽光斑駁的珊瑚礁出發,歷經馬尾藻林、海山、冷泉區、熱液區直至海溝深處的層層推進,觀眾將化身“虛擬深潛員”,在視覺震撼中直面白化珊瑚、人類垃圾等生態危機。影片不僅是一場視聽盛宴,更是一份沉甸甸的生態問卷——讓觀眾在驚嘆與嘆息之間,重新思考人類與海洋的共生關系。
中國自然博物館學會理事長薛利、自然資源部宣教中心黨委書記李航、中國科學技術館館長郭哲、北京科學技術研究院黨組書記劉暉、北京科學技術研究院黨組書記院長伍建民、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副會長張宏民、中國電影股份有限公司總工程師雷振宇、國家自然博物館黨委書記、常務副館長萬士林共同登臺,啟動影片發布儀式?!逗Q笊钌睢芬?1分鐘的篇幅正式放映,中華白海豚破浪而出、水霧噴灑撲面而來,深淵探測器觸底轟鳴,發光微生物穿梭眼前,將鏡頭帶向海底鯨落。
洪星/攝
中國科學院南海海洋研究所,海洋動物遺傳學與分子生物學團隊負責人喻子牛表示,硨磲是一種與植物細胞共生的大型貝類,能在不攝食的情況下存活,在珊瑚礁生態系統中具有重要價值。近年來,團隊致力于人工繁育硨磲,以助力海洋生態保護。著名水下攝影師張帆回憶起自己因童年對貝殼的興趣而走進水下世界。他談到,影片中抹香鯨睡覺的鏡頭讓他印象深刻:“那種能聽到呼吸聲的瞬間,是一種共振?!彼€分享了通過“黑水潛水”拍攝深海生物的經歷,“作為水下攝影師,最大的幸福就是能親眼看到這些生命?!?/p>
《海洋深深》藝術總監、資產指導胡明韻介紹,每一個鏡頭雖短,卻都凝聚著團隊對科學探索的敬意和細致追求??偛邉澕婢巹∴嶁晞t表示,影片靈感來源于《深海淺說》,希望通過立體電影的形式,讓觀眾以科學家的視角親歷深海世界。
來自科研和科普一線的專家學者也從各自角度出發,進一步揭示了《海洋深深》所承載的科學價值與現實意義。科普時報社社長尹傳紅指出,影片展現了大海的廣闊與無限可能,也提醒我們對海洋的了解仍遠遠不足,塑料污染、碳循環等問題亟待關注。國家動物館館長張勁碩認為,這部影片激發了觀眾對深海探索的欲望,有望成為中國科普紀錄片的里程碑之作。水產養殖博士張宜良從資源可持續利用的角度出發,指出影片中海龜被漁網困住的畫面發人深省,呼吁科學捕撈、理性利用,并期待影片能在公眾與科學之間架起理解的橋梁。
據了解,《海洋深深》除了將持續在博物館專線影院長期放映以外,還計劃在成都、南京、西安等地巡映。創作團隊耗時兩年走訪南??瓶颊?、仿生機器人實驗室、多所海洋專業研究機構,從真實科研數據出發逐幀構建海底世界。片中“深淵科研城”的想象藍圖,也基于深海監測站的科研計劃而展開延展。正如導演所言:“這是一次科學與藝術的雙向奔赴。我們不僅想讓觀眾‘看見’深海之美,更想讓他們愿意‘靠近’深海、保護深海?!?/p>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