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在晚清時期曾經權傾一時,在當時中國的政治舞臺上,難免少不了她的身影。可能是因為慈禧的昏庸腐敗,挪用北洋艦隊軍費,以及說出“量中華之物力結與國之歡心”的話過于“出名”,所以很多人就會認為慈禧在晚清時期無人壓制,可以在朝堂上為所欲為。
不過歷史上還真就有一個能夠一直壓制慈禧的人,只不過她中年崩殂,沒有留下太多的故事,所以才會讓人有著無人能夠壓制慈禧的錯覺。
那么到底是誰,能夠一直壓制著慈禧呢?
尊卑有別的兩宮太后
在中國古代,人與人之間的等級劃分十分森嚴,即使你的身份已經和對方相等,但也會因為出身、嫡庶之分的問題而產生差距。慈安太后和慈禧太后就是一個非常典型的例子,兩人雖然都垂簾聽政,但是在地位上慈禧要低于慈安。
在清朝時期,滿清為了劃分等級,曾經在滿族、蒙古族、漢族中分別設立了八旗貴族。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滿清八旗,而在這些等級中,最為尊貴的就莫過于滿八旗中的“上三旗”:鑲黃旗、正黃旗、正白旗。
而慈安太后就是鑲黃旗出身,并且還是清朝地位尊崇的鈕祜祿氏家族。皇帝的婚姻大多數都有著極其濃厚的政治因素,滿清皇室和功臣貴族聯姻,也是非常普遍的事情。鈕祜祿氏一家中,在慈安之前就出過幾位皇后和嬪妃,這種地位是其他家族無法撼動的。
慈安正是因為自己容貌秀麗,且淑雅端莊深受咸豐皇帝的喜愛在咸豐還沒有登基的時候,慈安就來到了咸豐身邊,等到咸豐皇帝稱帝后,慈安也被封為了貞嬪。
咸豐皇帝的正妻在自己還沒有登基的時候就已經去世了,皇后之位一直空缺,而且慈安又深受自己的喜愛,于是咸豐帝就直接冊封慈安為自己的皇后。就在慈安被冊封為皇后的這一年,一位鑲藍旗出生的女子經過選秀來到了深宮之中。
鑲藍旗是滿八旗中等級最低的,而且慈禧本人的家族也沒有什么崇高的地位可言,所以剛剛入宮的慈禧,僅僅被封為了貴人。按照清朝時期后宮的等級制度,此時的慈禧距離慈安還差五個等級。
然而慈禧卻比慈安有著一個她無法比擬的優勢,那就是她的肚子比慈安爭氣,咸豐皇帝雖然比較風流,但是卻一直沒有兒子。在咸豐六年的時候,懷胎十月的慈禧生下了一個男嬰,咸豐皇帝十分高興,抱著自己唯一的兒子笑得合不攏嘴。
母憑子貴,慈禧也因為自己的兒子,被咸豐皇帝逐漸晉升為了貴妃。可是讓慈禧非常嫉妒的是,自己生下的兒子,卻對自己并不喜歡,反而更加親近慈安皇后。這就是因為慈禧本人的控制欲很強,總是會讓自己的兒子感受到壓力。
而慈安則完全相反,她不僅溫和寬容也從來不會想著掌控別人,從此刻開始慈禧的內心就逐漸對慈安有了嫉恨之情。然而,出身和地位上的差距,使得慈禧不得不向慈安低頭,甚至到咸豐皇帝駕崩后,也依舊如此。
咸豐皇帝駕崩后,慈禧的兒子登基為帝,也就是后來的同治皇帝,由于慈安身為皇后、慈禧身為皇帝的生母,兩人都有做太后的資格,于是清朝就一下子出現了兩個太后。慈禧在成為太后時,內心的權力欲急速膨脹,她迅速聯合慈安和奕?發動政變使得大權獨攬。
慈安和慈禧兩人垂簾聽政,開啟了兩宮太后同朝為政的局面。慈禧雖然在這次政變中出了不少的力氣,但是自己在面對慈安的時候,還是不得不放下自己的身段。雖然現在兩人都是大清朝的太后,但是在地位上依舊有著尊卑之分。
這種嫡庶之分始終讓慈禧不敢在慈安面前有絲毫僭越,但是由于自己手中的權力越來越大,慈禧手下的心腹太監安德海也變得飛揚跋扈。
慈安之死
安德海猖狂到了什么程度呢?在大清朝中,只有慈禧才是他的“太陽”,其他人在安德海的眼中都排不上號,包括慈安和同治帝。同治帝因為和慈安太后走的很近,這讓慈禧大為失望,當初在給同治挑選皇后之時。
同治皇帝選擇了慈安推薦的阿魯特氏,卻沒有選擇慈禧推薦的兒媳富察氏,這下慈禧也是徹底的破防了。所以當安德海在同治帝面前飛揚跋扈的時候,慈禧也會當做不知道,偏袒自己的心腹。
為了懲治安德海,慈安利用清朝的祖制“太監不得出宮”,將出宮給慈禧辦事的安德海斬殺,慈禧聽聞后非常憤怒,但是卻不敢發作。因為慈安不僅有著身后強大的家族支撐,單單是自己的身份和地位就能夠壓的慈禧喘不過氣來。
于是慈禧就將自己的憤怒按壓了下來,隨后慈禧也是老實了不少,在慈安面前總是一副“尊卑有別,不敢失禮”的樣子,朝中遇到大事,慈禧也都會乖乖的征求慈安的意見,在慈安點頭之前,慈禧也不敢擅作主張。
后來同治皇帝駕崩,慈禧違背祖制立了一位年幼的孩子為帝,也就是光緒帝。在這幾年中,慈禧暗自積蓄自己的力量,遲遲隱忍不發等待著一個合適的機會。1881年,慈安太后突然感到自己的身體不適,不久后就突然暴卒。
關于慈安的死,歷史上有很多的說法,有人說慈安是病死,也有人說慈安是被慈禧用計毒殺了。雖然這些說法各執一詞,但是我們可以通過一個事實就能看到慈禧絕對是非常嫉恨慈安的。
因為慈安貴為太后,其葬禮規制應該很高才對,而她的棺木卻是由厚度不過一寸七八的楠木拼接而成。這很明顯就是慈禧在背后做的手腳,她在慈安生前不敢一發心中的不悅,只能在慈安死后對其進行報復。
而慈禧從此以后也終于獨攬朝中大權,滿朝之中遍布著慈禧的勢力,以至于光緒皇帝從小就飽受慈禧的打壓,從而在內心中對慈禧有著深深的恐懼。大權在握的慈禧,不僅胡作非為貪圖享樂,還多次對外簽訂不平等條約,割地賠款喪權辱國。
她也因此留下了千古罵名。
信源:
慈安太后死亡之謎三說并立何者為真——徐 徹
咸同之際兩宮皇太后的理政聽政與垂簾——王開璽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