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帥輝,浙江工業職業技術學院22級機械制造及自動化2 班的應屆畢業生。命運在他童年時按下了世界的靜音鍵,一場高燒無情地奪走了他的聽力,讓困難的家庭雪上加霜。母親和妹妹同樣存在聽力障礙,年邁的奶奶身體也日漸變差,而有腰傷在身的父親,成為了整個家庭的唯一支柱。他在父親佝僂的背影里,在一張張醫藥費收據里學會了堅強。
郭帥輝在與機器設備打交道中探索新時代“智造”之路。
大學期間,他像是一顆努力扎根生長的種子,在知識的土壤里拼命汲取養分。他在各類競賽和社會實踐中嶄露頭角,取得“挑戰杯”全國二等獎、兩屆全國優秀大學生志愿者、省職業生涯規劃大賽銀獎等40余項榮譽,獲得省政府獎學金、校一等獎學金等多項獎學金,成功申請了3項國家專利。他將過往的困難視為成長的寶貴財富,以自立自強的精神,立志成為高端裝備制造業的機械設計師。
聽障反而成為登頂的“通天梯”
大學期間,實訓樓和工作室成了郭帥輝待得時間最長的地方。他表示,在那段時間里,因為與身邊同學的差距,他從不敢讓自己停下腳步。一開始沒有電腦,他利用自己在實訓樓勤工助學的崗位便利,常常把自己獨自關在機房教室,一待就是一下午,并熟練掌握了電腦操作與維修技能。而三點一線高效自律的生活習慣,使得他在各個方面都顯著成長,得到老師和同學們的一致稱贊。同時,他努力學習機械結構設計的核心知識,對高端裝備制造業和創新研發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作為聽力障礙者,他在專業知識學習、團隊溝通效率上面臨著巨大的考驗。對此,他直言聽障沒有成為他前行路上的絆腳石,反而成為了登頂的“通天梯”:他利用課余時間系統學習 UG、SolidWorks等高端設計軟件,研究國內外頂尖裝備的技術方案,提升數字化設計能力;他憑借堅韌的毅力,展現出非同一般的時間管理能力和抗壓能力,在大學期間兼顧學業、競賽與勤工助學,績點始終保持專業前三。
值得一提的是,在“現代化農業機械設計”項目中,他作為團隊負責人帶領團隊夜以繼日地在極少的時間內完成了項目設計,后憑借原創性的結構改良方案,成功申請了2項實用新型專利。
談及職業規劃,他的眼神里透著一股堅定與專注,畢業后他渴望進入一線高端裝備制造企業,計劃從基層崗位做起,從一個個零部件的設計開始,逐步參與復雜裝備的整體架構研發中。他希望將自己所學的機械設計、材料力學知識,以及獨特的創新思維,都融入每一張設計圖紙里。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
在個人成長方面,他有著不少困惑。自我認知上,他時而因克服聽力困難而堅強,時而又因交流不暢而自卑,他也在努力地全面客觀認識自己。人際關系處理也是難題,與聽力正常人交往怕被誤解而小心翼翼,聽障朋友圈子又窄,不知如何突破。
談及未來,他還是擔憂找不到穩定且有前景的工作,害怕被社會邊緣化,也憂慮聽力狀況惡化。不過,他期待在擅長領域有所成就,實現經濟獨立與自我價值,能擁有溫馨家庭,期望社會給予更多理解與支持。他自己也在積極參加培訓學習提升技能,利用網絡了解行業就業信息,加入聽障互助組織,在交流互助中探索未來方向。
在工作中,他專注度高、抗干擾能力強,能夠連續數小時沉浸在復雜圖紙的優化中。這些年,國家對高端裝備制造業的政策扶持力度不斷加大,殘障人士就業保障政策也在逐步完善,這些都讓他對自己的職業前景充滿了信心。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郭帥輝目前已被紹興的浙江鴻程傳動機械有限公司錄取。從一個依賴助聽器的少年,成長為手握多項榮譽和專利的準工程師,他用行動證明命運的困難是成長路上的寶貴財富。當被問到想對同齡人說些什么時,他引用了魯迅先生的話:“愿中國青年都應擺脫冷氣,只是向上走,不必聽自暴自棄者流的話。”如今,郭帥輝正帶著對高端裝備制造業的無限熱愛,踏上屬于他的“智造”新征程,在鋼鐵與齒輪之間,找到屬于他自己的聲音!(浙江工人日報通訊員金永淼 王婷翡報道)
來源:中工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