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來源:科普時報
- 作者:李易謙
- 2025-04-24 10:35
《維度》,李易謙著,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出版。
編者按 前不久,在2025中國科幻大會上,青年科幻作家李易謙創作的《維度》獲得了第三屆科幻星球大賽科幻長篇小說金獎。這部作品講述了四個發生在不同時空的故事。它們是怎樣被構思出來的?其天馬行空的想象和貫穿古今的逸聞史料又是如何被發掘的?本報特邀作家本人撰文,道出其中奧妙。
《維度》采用了華語科幻中較為罕見的非線性敘事,通過四條風格迥異的故事線,描述了四個故事:重力消失后的生態蘇醒、海濱小城的連環兇案、因紐特獵人重構阿波羅登月的歷史、大宇宙時代人類的星際拓荒。這些故事發生在不同時空中,又逐漸交織,最終指向宇宙文明進化的真相。
創作這部小說的過程,就是跟隨各個角色,走進一段段故事和人生,如同玩游戲收集劇情碎片般,拼湊出宏大的完整圖景。
“重力消失”設定源自夢境
如果某一天,重力突然消失了,會怎么樣?
這個念頭源自我2018年的一個夢境:突然失重,萬物浮空,但空氣沒有逃逸,星球沒有解體,萬有引力還在發揮作用。奇妙的感受讓我開始思考,如何讓這一切成真?太空站里,宇航員就面對著類似情況,擴展到整顆星球,就意味著這顆星球有著類似太空站的特征。進一步推演,為何之前重力會存在?
以此為起點,我構建出了一個具有強烈視覺沖擊力的新世界:生靈、建筑、河流甚至海洋,都漂浮在半空之中,陽光灑落,波光粼粼。孩子們身披斗篷,抓起衣角御風而行,掠過無邊無際的空中之海。游魚躍出水面為他們送行,失去重力限制的生物體型變得肆無忌憚,山般巍峨的巨鯨游弋在深海。目不可及的最深處,神秘的海中宮殿嗡嗡作響,發出詭譎莫測的光。
曾被用來解釋萬物的科學經受挑戰,匪夷所思的現象仿如天啟,泛靈論大行其道。鼓著眼球的巫師、莫名出現的“詛咒”、無人涉足的“地底世界”……孩子們的冒險之路由此展開,這個世界背后隱藏著更為深奧的宇宙秘密。隨著探索的深入,孩子們逐漸觸碰到了現實維度之外的真相。
海濱小城兇案有原型
20世紀80年代末,我曾聽說過一起連環兇案,幾名毫無關聯的受害者被殺害分尸。我小時候聽這個故事時,被嚇得夜不能寐,但因此在一定程度上愛上了推理小說。
我以這個案件為基礎,創作了作品中的海濱小城連環兇案故事:數十年后,兇手再度作案,此時一個年輕秀氣的“名偵探”與參與過舊案偵破的老刑警搭檔,順藤摸瓜追查案件,最終揭露出讓人意想不到的真相……
這樣經典的設計還能吸引人嗎?“基于真實案件改編”會不會讓故事更顯撲朔迷離?隨海濱小城的咸濕海風飄散的線索指向陰影角落,最終將兩人也拖下水的時刻,是誰在暗中觀察,又是誰在拼死掙扎?一個個疑問引著我寫下去。
融合因紐特人“月男”傳說
在上述兩條故事線里,會出現許多傳說中的“超自然”形象。這些故事的講述者,是因紐特人,也就是人們更熟知的愛斯基摩人。
2018年,我機緣巧合讀到的一篇論文中提到,因紐特傳說中有一個角色叫作“月男”,它是個宇宙人,住在月亮上。這讓我十分驚訝,不禁想起了中國神話傳說“吳剛伐桂”,因紐特人也有類似的傳說?
因紐特人仿佛成了一種象征“符號”,他們的存在似乎是為了證明“人類能在極寒環境中生存”。然而,那篇論文讓我重新認識了因紐特人。順著這個線索,歷經周折,我又在一個小眾網站上找到了一本相關的書:18世紀末,一名丹麥傳教士到因紐特部落傳教時,記錄下了53個寶貴的傳說故事,并集結成冊。因未公開出版,這些傳說故事很艱難地流傳至今。
閱讀過程中,我再次驚訝地發現,在這些傳說故事里,因紐特人已經認定存在外星生物、地球是圓的、從宇宙回望地球會看到一個黯淡藍點……這簡直就是科幻小說的天然素材寶庫。繼續了解,我被因紐特人的堅韌、樂觀、契合東方哲思的理念所打動,也為他們自20世紀五六十年代至今所遭受的種種不公而憤慨。
于是,在我筆下,一個形象出現了:孝順、真誠但“愚笨”的因紐特青年邦克,從無盡冰原緩緩走出,跟隨月男來到繁華都市,命運的輪盤轉動,他陰差陽錯地接觸阿波羅登月計劃,開始改寫歷史……
如果金星衛星真實存在
1686年,法國天文學家喬·卡西尼宣稱,他發現了金星的一顆衛星。之后不少天文學家都聲稱看到了它,有人甚至給出了詳細的軌道、質量數據。可直到1764年,再也沒有人見過它。
如今,太空望遠鏡、探測器等工具的觀測結果都顯示,金星根本沒有天然衛星。這顆神秘衛星,在人類天文觀察史上存在了數十年后,毫無預兆地消失了。
如果它真實存在會怎樣?它真的是一顆衛星嗎?或許是一種宇宙威脅。
于是,當年的“名偵探”提出了一個構想——建設“戴森球”,所需能源從金星收集。“拓荒者”們登上代表著地球最尖端科技的“邦克號”飛船前往金星,開啟了計劃的第一步:由內向外開采金星……
《維度》的創作始于一些細微的片段,但當它們在想象中碰撞交織,就孕育出了萬千奇觀。人們常說科幻是“未來文學”,但我認為科幻更應該是“本質文學”——它借助科學推演,不僅能探索未來,也能闡釋過去和現在。重要的不是時間尺度,而是求真、求解、求本質的科學精神。
希望《維度》中天馬行空的想象和貫穿古今的逸聞史料,能帶給讀者暢快的閱讀體驗,與角色一同踏上求真之路,追尋科幻文學的動人光彩。
(作者系科幻作家)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