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圍繞特朗普對華策略的討論可謂是熱火朝天,大家都把他看作是中美關系的攪局者。那么,特朗普究竟是如何將美中關系一步步推向危機邊緣的?他的關稅措施真的能給美國帶來好處嗎?
?——【·關稅戰,說停就停又說打就打?·】——?
2025年剛開篇,特朗普政府就毫不猶豫地重啟了針對中國的關稅行動,直接對中國商品加征10%的稅率。
這還只是個開始,僅僅兩個月的時間,對華關稅就飆升到了104%!很明顯,這是在試圖徹底打壓中美貿易往來,這讓不少美國商家都感到擔憂,害怕生意難以繼續。
然而讓人意想不到的是,劇情突然來了個大反轉!僅僅過了一個月,美國竟然推出了豁免清單,把智能手機、電腦等熱門產品的稅率一下子降為0%。
這種變化速度簡直比翻書還快,讓很多人都摸不著頭腦。前一秒還在喊著制裁,后一秒就給某些行業開了綠燈,美國到底在玩什么把戲?
實際上,美國運用的是所謂的“三層疊加體系”。
先定一個基準稅作為基礎;接著再往上疊加附加稅,逐步增加門檻,限制中國商品進入;
最后通過產業豁免,看似放松了部分行業的管制,實則是想精準打擊中國產業鏈的同時,安撫那些依賴中國商品的國內企業和消費者。
簡單來說,就是美國在政治利益和經濟利益之間來回搖擺,既想通過強硬立場獲取政治資本,又害怕自己的經濟受到沖擊,結果導致政策變得混亂不堪。
但這樣反復無常的操作,真的能讓美國如愿以償嗎?
?——【·美國,自食其果?·】——?
美國這一波關稅操作,原本以為能夠掌控住中國,結果卻讓自己陷入了困境。
首先來看物價,美國國內的CPI同比直接飆升到9.2%,超市里的商品價格一天一變,面包、牛奶都在漲價,老百姓的錢包越來越癟。
而反觀中國,CPI僅為2.3%,物價穩定得像一座山,兩相對比就能看出美國的關稅政策對自己造成了多大的沖擊。
全球有73%的智能手機產自中國,美國一旦加征關稅,蘋果、三星等品牌的產品價格立刻上漲44%,原本售價5000元的手機現在需要花費7000多元,消費者紛紛抱怨買不起。
此外,關稅一加,美國從中國進口的商品受阻,供應鏈被切斷。汽車零部件無法運輸,服裝廠缺少原材料,許多工廠不得不停工。
美國一直喊著要讓制造業回流,結果忙活半天,400億美元的貿易損失打了水漂,大量工人失業,制造業回流計劃成了一場空談。
更糟糕的是,一些美國企業為了規避關稅,將生產線轉移到東南亞,卻發現那里的配套設施和工人素質遠不如中國,生產成本不僅沒有降低反而上升了。
美國原本希望通過關稅來打壓中國,沒想到最終受傷最深的卻是自己,這不正是典型的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嗎!
?——【·美國國內,亂成一團糟?·】——?
美國的關稅政策一出臺,國內立即炸開了鍋,各方勢力爭吵不休。
民主黨抓住這個機會,79歲的克林頓不久前公開批評特朗普,稱該政策是在“摧毀中產階級”,百姓買東西更貴了,生活壓力更大了,最終受苦的還是普通人。
拜登也發表聲明,呼吁“停止冷戰思維”,顯然是想借此事削弱特朗普政府的地位。
共和黨內部也不太平,財長貝森特和顧問納瓦羅因為關稅政策產生分歧,矛盾公開化,一個主張強硬到底,另一個則擔心經濟承受不住,兩人在媒體上互相指責。
彭斯更是公開譴責,認為這項政策過于激進,不僅損害美國利益,還讓共和黨在選民面前失分,曾經同舟共濟的人,現在為了利益爭得面紅耳赤,共和黨內部幾乎面臨分裂。
普通民眾也不干了,4月5日那天,全美爆發了1400場抗議活動,紐約、洛杉磯、芝加哥等大城市的街頭擠滿了要求特朗普下臺的民眾。
他們舉著標語,高聲吶喊,憤怒指責關稅政策讓生活成本急劇上升。
到了4月23日,民調結果顯示,特朗普在經濟方面的支持率暴跌至43%,58%的獨立選民表示反對。
從政治精英到普通民眾,美國國內對關稅政策怨聲載道,整個國家就像一鍋沸騰的粥,亂成了一團,特朗普的日子可不好過。
?——【·美國,國際形象受損?·】——?
美國的關稅政策不僅在國內遭到批評,在國際上也成了眾矢之的,信譽大幅下滑。
盟友們看到這種情況,紛紛搖頭,歐盟直接拒絕配合美國對華關稅,轉而與中國簽訂大單。
空客獲得了中國的飛機訂單,德國的汽車企業加大了在中國市場的投入,歐洲各國都明白,與中國的合作才能帶來實實在在的利益。
東盟國家也不傻,不僅加強了與中國的供應鏈聯系,越南、印尼還對美國采取了關稅反制措施,你對我加關稅,我也不會客氣,直接“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
軍事方面,美國也沒占到便宜,日本在沖繩部署無人機,并拉著菲律賓進行軍演,表面上氣勢洶洶,但一提到與中國開戰,馬上就表態要避免沖突,明顯是外強中干。
北約內部也開始質疑美國的領導力,歐洲各國加快了防務自主的步伐,想著不能再事事聽從美國的指揮。
以前美國一聲令下就有百人響應,如今盟友離心離德,軍事行動畏首畏尾,在國際上的形象一落千丈,國際信譽算是徹底受損。
?——【·中國,穩扎穩打妙招頻出·】——?
面對美國的無理挑釁,中國保持冷靜,沉著應對,一系列反制措施堪稱典范。在反制手段上,中國直接打出“稀土牌”,限制7類中重稀土出口。
別小看這些稀土,它們可是軍工產業的關鍵原料,導彈、戰機都離不開它們,這一招直擊美國軍工的痛點,讓美國不得不重新考慮。
同時,中國對美國加征125%的關稅,覆蓋了80%美國對華出口產品,大豆、汽車、農產品均在列,有力地回應了美國的關稅戰。
外交層面,中國積極主動破局,與東盟簽署數字經濟合作協議,進一步深化RCEP,大家一起搞建設、謀發展,還與歐盟重啟投資協定談判,聯合抵制單邊主義。
中國舉辦國際進口博覽會,敞開大門歡迎各國企業;提出“一帶一路”倡議,與沿線國家合作共贏。
這一系列舉措,展現了強大的韌性和戰略定力,在復雜的國際局勢中,穩步前行,不斷拓展自己的發展空間,贏得了國際社會的尊重和認可。
?——【·美國,陷入困局如何破?·】——?
特朗普目前的處境,用“四面楚歌”來形容毫不夸張,黨內初選壓力巨大,彭斯、德桑蒂斯等競爭對手來勢洶洶,抓住關稅政策這一把柄,在選民面前猛烈攻擊他。
最高法院也可能推翻關稅法案,一旦法案被推翻,特朗普政府的這次操作就全盤皆輸,甚至可能面臨政治危機。
如果繼續強硬下去,國內外反對聲音一片;想要緩和關系,又怕被批評為“軟弱”,失去支持率,美國現在是進退維谷。
如今,美國的激進政策不僅沒能達到目的,反而讓自己陷入困境,國內矛盾激化,國際信譽受損。
而中國憑借強大的實力和智慧,從容應對挑戰,在國際舞臺上站穩了腳跟。未來,美國必須正視現實,放下冷戰思維,摒棄零和博弈的老套路。
中美兩國作為全球最大的兩個經濟體,合作則兩利,對抗則俱傷,只有攜手并進,在合作中競爭,在競爭中合作,才能共同應對全球性挑戰,為世界的和平與發展貢獻力量。
這不僅是中美兩國人民的共同期望,也是全世界人民的福祉所在。
對此,您有什么看法呢?歡迎在評論區留言討論。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和圖片均來源于機構官網、媒體網絡及第三方平臺等公開信息,如有侵權、信息有誤或其他異議,請聯系本人修改或刪除。
?——【·參考資料·】——?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