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將家比作溫暖港灣
那建筑物的外保溫墻
便如同忠誠衛士
默默守護著這個港灣
夏日,它阻擋驕陽的炙烤
冬日,它鎖住室內的溫度
然而
在高層建筑中
外墻保溫層一旦起火
豎向通風通道效應會加速火勢垂直蔓延
形成"煙囪效應"
導致火焰瞬間貫穿多個樓層
且外部救援難以直接阻斷火源
接下來
就讓我們一起了解一下吧
什么是建筑保溫系統
如圖所示
什么是外墻保溫材料
外墻保溫材料專指用于建筑墻體的一類保溫材料,根據使用位置可分為:外墻保溫材料,內墻保溫材料,屋面保溫材料;根據保溫材料的內在成分可分為:無機保溫材料和有機保溫材料。
保溫材料燃燒性能等級
GB 8624-2012《建筑材料及制品燃燒性能分級》將建筑材料及制品的燃燒性能分為以下幾種等級:
A 級:不燃材料(制品)
B1級:難燃材料(制品)
B2級:可燃材料(制品)
B3級:易燃材料(制品)
A級保溫材料:屬于不燃材料,火災危險性很低,不會導致火焰蔓延。因此,在建筑的內、外保溫系統中,要盡量選用A級保溫材料。常用的A級保溫材料包括巖棉板、發泡水泥板、發泡陶瓷板、玻化微珠保溫砂漿等。
B1級保溫材料:難燃材料,具有較好的阻燃作用,遇到明火或高溫難以起火,火源移開后燃燒會立即停止。常用的B1級保溫材料有經過特殊處理的聚苯板(EPS)、擠塑板(XPS)、聚氨酯板(PU)等。
B2級保溫材料:屬于普通可燃材料,在點火源功率較大或有較強熱輻射時,容易燃燒且火焰傳播速度較快,有較大的火災危險。常用的B2級保溫材料包括普通聚苯板、擠塑板、聚氨酯板等。
B3級保溫材料:屬于易燃材料,很容易被低能量的火源或電焊渣等點燃,而且火焰傳播速度極為迅速,無論是在施工,還是在使用過程中,其火災危險性都非常高。因此,在建筑的內、外保溫系統中嚴禁采用B3級保溫材料。常用的B3級保溫材料包括聚苯泡沫等。
關于保溫材料有哪些使用規范?
現行的《建筑設計防火規范》明確規定:
建筑的內、外保溫系統,宜采用燃燒性能為A級的保溫材料,不宜采用B2級保溫材料,嚴禁采用B3級保溫材料;設置保溫系統的基層墻體或屋面板的耐火極限應符合本規范的有關規定。
建筑外墻采用內保溫系統時,保溫系統應符合下列規定:
1、對于人員密集場所,用火、燃油、燃氣等具有火災危險性的場所以及各類建筑內的疏散樓梯間、避難走道、避難間、避難層等場所或部位,應采用燃燒性能為A級的保溫材料。
2、對于其他場所,應采用低煙、低毒且燃燒性能不低于B1級的保溫材料。
3、保溫系統應采用不燃材料做防護層。采用燃燒性能為B1級的保溫材料時,防護層的厚度不應小于10mm。
與基層墻體、裝飾層之間無空腔的建筑外墻外保溫系統,其保溫材料應符合下列規定:
住宅建筑:
1、建筑高度大于100m時,保溫材料的燃燒性能應為A級。
2、建筑高度大于27m,但不大于100m時,保溫材料的燃燒性能不應低于B1級。
3、建筑高度不大于 27m時,保溫材料的燃燒性能不應低于B2級。
除住宅建筑和設置人員密集場所的建筑外的其他建筑:
1、建筑高度大于50m時,保溫材料的燃燒性能應為A級。
2、建筑高度大于 24m,但不大于50m 時,保溫材料的燃燒性能不應低于B1級。
3、建筑高度不大于 24m時,保溫材料的燃燒性能不應低于B2級。
除設置人員密集場所的建筑外,與基層墻體、裝飾層之間有空腔的建筑外墻外保溫系統,其保溫材料應符合下列規定:
1 、建筑高度大于24m時,保溫材料的燃燒性能應為A級。
2 、建筑高度不大于 24m 時,保溫材料的燃燒性能不應低于B1級。
內容來源:阿拉善市監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