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欒海明
4月24日,濟南市中級人民法院召開知識產權司法保護新聞通報會。會上,濟南市中級人民法院破產審判庭庭長李毅斌發布濟南法院十大破產審判典型案例,其中一起是某建材有限公司二次破產重整案。
某建材有限公司注冊資本1000萬元,經營范圍為商品混凝土、干混砂漿制造、銷售,具備“預拌混凝土專業承包不分等級”資質,并獲得了“年產30萬立方米商品混凝土項目竣工環境保護驗收的批復”的環評資質。經營過程中,該公司嚴重資不抵債,不能清償到期債務。
2018年5月,法院裁定受理某建材有限公司執行轉破產清算一案。為實現“預拌混凝土專業承包不分等級”及相關環評資質市場價值,維護各方當事人合法權益,法院引導本案轉入重整程序。其間,法院協調行政機關暫緩撤銷上述資質,指導管理人調和公司股東、債權人之間的尖銳矛盾,合理調整重整計劃草案,在第一次重整失敗之后,經債權人會議同意啟動二次重整程序,通過細致工作最終取得二次重整的成功,10萬元以下的小額普通債權得到100%清償,普通債權平均清償率達到23.13%。后某建材有限公司恢復生產并順利通過了資質復檢,重整目的得到圓滿實現。
“本案是第一例二次重整成功的案例。”李毅斌表示,法院及時發現企業資質的價值并確立重整思路,在實現上述資質市場價值的同時,最大限度地維護了各方利益主體的合法權益。在第一次重整失敗的不利情況下,法院勇于創新、敢于擔當,通過二次重整順利挽救危困企業,對靈活充分發揮重整程序的積極作用進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嘗試,并取得了良好的法律效果和社會效果。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