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公眾號后臺搜了一下關鍵詞“過夜”,出來了26頁,每頁10篇文章,再去掉亂七八糟的,那大概可以理解為我在200多篇文章里都或多或少的提到了“過夜”。
“過夜”,不管在國內還是國外,不管時間長還是短,對于空勤機組來說都是永遠繞不過去的一個話題,有人喜歡這異地星空下獲得的短暫松弛,也有人痛恨這支離破碎的生活節奏。
自從我離開航空公司,能稱的上“過夜”的旅行有兩次,一次跟海航組員在波士頓,一次跟廈航組員在墨爾本。兩次都是半活動的性質,沒有什么約束,所以從落地去酒店開好房間開始,仿佛就回到了飛過夜的那種狀態。
“咱幾點下樓?先去哪?中午吃啥?要不要去買點那個啥?”小群拉起,線路一商量,風馳電掣就出發,這兩次旅途都極為開心,現在還經常回憶。
上個月底跟南航一起飛布里斯班,空中跟組員們閑聊,互相打聽落地后去哪、買啥。我說這次可惜我們不能一起玩耍。客艙經理拍拍我的肩膀:“沒事,祝你們玩的開心。”
陌生的目的地,自然充滿了未知與興奮,這是我第一次來布里斯班。來澳大利亞,最最喜歡的第一步是便是自助通關,真的太方便。
在飛機上填好入境卡,飛機落地后,走到候機樓,從廊橋開始一直到入境大廳,一路都有自助機,插入護照、人臉識別拍照、屏幕上點幾下便能拿到一張小黃票。
然后在入境自助機器那里同樣刷護照、人臉就能入境,過海關時交上小黃票就行——人少的時候整個流程也就幾分鐘。
(sorry只顧著拍胖三忘記拍機器)
對于一個i人來說,可以省去跟邊檢官員的強行聊天,回答你來干啥、待多久、帶了多少錢、住哪里等等一系列問題,真的太方便——不過我不確定是不是澳洲所有口岸可以如此絲滑入境。
這次在布里斯班入住的酒店名稱是Emporium Hotel South Bank.
寫到這我去其官網查了下一個月后的價格,一晚要價900澳幣,合人民幣要4000多,但這份品質值得這個價位。
來到房間隨手拍一張:
(房間其實很大,不知道怎么拍的那么顯小)
城市風光與河景,樓下便是南岸公園,三三兩兩的人在這里散步騎車,看著是如此的輕松寫意。
這次行程比較短,只有三天,時間緊任務重,放下行李洗了澡,換了身衣服,下樓乘車前往現代藝術館參觀。
如今走到哪,不管有沒有當地朋友推薦,逛藝術館都已經成為了一種習慣,對這個城市可能感到陌生,但漫步在這里總能帶給人片刻從容。
在工作人員的帶領下,沉浸式的逛完,我們去詹姆士街旁的Harvey’s餐廳吃午飯。
我們一行幾人坐在街邊的樹蔭下,明媚的陽光透過樹葉間隙照在我們的臉龐,旁邊本地人喝著小酒,有說有笑地聊著天,是那般的輕松寫意,恍惚間我都忘記了我是早上才剛剛落地。
餐廳外景,是真的有大片樹蔭
我們這次是個小團,除了工作人員,就我們倆航空博主和倆旅游博主,一頓飯吃完,也算是彼此熟悉了不少。
今天行程安排的比較輕松,去女皇街購物中心和皇后廣場溜了一圈,傍晚去霍華德史密斯碼頭吃了晚飯,大家就準備回去休息了。
第二天一早,我們出發前往霍特街碼頭,今天的行程是乘船前往摩頓島,體驗天閣露瑪度假村。
從碼頭乘船差不多要1個半小時,風浪有點大,但比不過船艙里的空調大。外面本來就有點下小雨,上船之前我渾身都有點濕,然后被空調這么一吹,就更加涼爽了,凍得我把背包都蓋在胸口,兩條胳膊使勁往里藏,但還是一直打哆嗦。
好容易熬到下船,艙門打開,溫潤的空氣瞬間涌入,度假村的Magea舉著小牌子,在碼頭等我們。旁邊的沙灘上,幾只澳洲鵜鶘悠閑著散著步。
摩頓島是世界上第三大沙島——我一開始沒有理解什么叫沙島,直到坐船出海時看到這一幕:
不分沙灘不沙灘,原來整個島都是沙——我專門去查了一下,摩頓島的形成過程主要由海洋沉積和風力搬運共同作用,島內沙丘高達285米,部分區域沙丘被植被固定。
有沙又有海,這里的可玩性就變得更高了起來。
天閣露瑪是島上唯一的度假村,而“Tangalooma”是澳大利亞原住民語言,意為“海魚聚集的地方”。
原計劃在島上中餐廳吃過午飯后(吃的中餐,那真叫一個地道),我們將乘坐直升機環島游覽,結果剛吃完飯,就得到通知說今天風太大,直升機取消,改出海喂魚,我們只得戀戀不舍的跟直升機告別。
留下了胖落寞的背影
不能上天,只能下海。這船也很有意思:
游人們坐在兩側,而中間的船底由玻璃制成,船下有何生物一覽無遺。二十多分鐘后,我們行至“沉船區”停下,小船飄在海面上,隨手灑下魚食,魚群蜂擁而至。
我們幾個人都沒有帶無人機,如果從高空俯瞰,這里是這個樣子的:
(圖自網絡,搜了下網圖,發現人家拍的都好好看啊,沒有坐直升機真是好可惜)
這個位置是浮潛勝地,據說周杰倫也來過。這幾艘沉船,是真的沉船,不過不是因故擱淺在這里,而是報廢后被拖到了這里,形成魚群的家園。
回到島上,我們去騎沙地摩托,學名叫“全地形四驅摩托車”,有點可惜的是,工作人員為了我們安全全程以一個比較慢的速度在前面壓陣,沒有“飆”起來。
那天天氣不太好,騎車的時候全程在下雨,我們一行幾人冒雨在雨中低速馳騁,一張嘴,雨水夾雜著溫潤的空氣灌進去,一路嘻嘻哈哈。
歸還摩托,去吃晚飯。晚飯餐廳也屬于度假村,Magea說,原本想著天氣好的話,我們就在二樓的露臺,一邊欣賞日落一邊吃,可天公不作美,只得搬回室內。
(每一餐都吃的好好)
來天閣露瑪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可以有機會親手喂食野生瓶鼻海豚,它們每天日落時分都會如期而至。這些活潑開愛的小家伙屬于一個大家庭,他們各自有著不同的特征和鮮明的個性,也有各自的名字。
天色將晚,海豚們歸來:
水面上的黑影便是海豚,據說它們每天能回來幾只并不確定,但那天我們運氣不錯,回來了一大群。
在工作人員的介紹下,我們先給右手消毒,像這樣單手握住小魚:
走進海水里——Magea說海豚會游到哪個位置并不固定,但海水肯定過膝,我只穿了一條長褲,使勁把褲腳往上卷,墊著腳尖往海水里走,結果一個小小的浪過來,整條褲子就全濕透了。
好在海豚很乖,游到我面前,我剛把手放入海面以下,還沒反應過來,它一口就叼走了。
確實是一段很獨特的體驗。
第三天一早,我們很早就出發,今天要去往黃金海岸,昆凌的老家。
途中先去了可倫賓野生動物園——來到澳洲,任誰也不可能錯過各種動物,可倫賓野生動物保護區位于黃金海岸南部,距離可倫賓海灘僅數步之遙,是澳大利亞標志性野生動物的棲息地。
園區內生活著考拉、袋鼠、鴯鹋和塔斯馬尼亞惡魔等珍貴動物,昨天剛喂了海豚,今天又抱了考拉。
小家伙很重,明顯不是很喜歡我雙手托住它屁股的感覺,搞得我還有點緊張。與其相比,袋鼠就高冷得多,對我喂到它嘴邊的食物非常克制與矜持。
去看飛禽類表演,鳥們奮力的飛著,地上的蜥蜴使勁仰著脖,期待從天而降的食物,我看著嘖嘖稱奇,本地人見怪不怪。
午餐是在波麗海灘的Rick Shores吃的——這家餐廳擁有著相當開闊的海景以及獨特的風味。我們在等待上菜間隙,聽隔壁一群華人說,據說周杰倫來打卡后,餐廳預訂量暴增,提前半個月才能訂得到。
吃飽喝足,去沙灘溜達。往右邊是寫意的海景:
左邊就是黃金海岸的城區了:
(還得是人家旅游博主會取景,我當時咋就沒看到這張椅子)
天空又開始下起小雨,我們乘車前往酒店,今晚入住的是黃金海岸朗廷酒店,這幾棟標志性的建筑也被我當地朋友稱之為“黃金三件套”。
(網圖)
酒店內部自不必說,奢華典雅不庸俗——我一直覺得高奢酒店并不需要我們堆砌辭藻去修飾,它的名字就足以代表一切,因為朗廷從來沒讓我失望過。
寫到這又去查了下一個月后的房價,普通房含早差不多人民幣3000多一晚,不含早不到1500,相當值得。
如此迷人的海岸線,不走走實在可惜。只是那天風雨交加,越靠近海邊風浪越大,我跟朋友倆人只得撐著傘在城市里溜達,渾身都濕透了。
旅行的時光總是短暫,直到當晚最后一餐,我們才意識到明天就要走了。
飯桌上我一杯一杯的灌著啤酒,看我們這四個人,其實除了我另三位常年都在飛行和旅行的路上,菲利普自不必說,那兩位的賬號我欣賞了一下,也是羨慕的令人發狂。
其實前兩天在布里斯班的時候,白天行程結束,我都去找當地的朋友聚會,在中餐廳喝著中國白酒、抽著中國煙(室外),倒顯得餐桌上那只巨大的澳龍格格不入。
吃完飯去KTV唱歌,猜他們都在唱什么?
“我曾經豪情萬丈,歸來時空空的行囊,那故鄉的風,那故鄉的云...”費翔的原聲夾雜著大哥們酒后的搖晃,每個人都盯著屏幕濕潤了眼眶。
大哥摟著我肩膀說,這是控制不了的,類似的這些歌,只要聽到情緒就不受控制。
我沉默點頭表示理解,當然理解,其實我們每個人都算是游子,只是距離家鄉父母、兒時的記憶或遠或近——哪怕如今就在家鄉,過去也始終是回不到的過去。
好在,我們本土的航空公司一直在努力。
拿南航來說,目前在廣州、深圳、北京都有直飛澳洲的航班,且航班密度極高,幾乎可以滿足所有的商務、旅游、學習、探親需求。
其中,
廣州-悉尼,每周14班,旺季(12月至2月)每周高達21班;
廣州-墨爾本,每周10-14班,旺季(12月12日至2月)每周高達21班;
廣州-布里斯班,每周4-7班,旺季(11月至2月)每周7班;
廣州-珀斯,為季節性航班,11月至2月執行,每周3班;
廣州-阿德萊德,為季節性航班,12月至2月執行,每周3班;
深圳-悉尼,每周3班;
大興-悉尼/大興-墨爾本,為季節性航班,12月至2月執行,每周分別為4班、3班;
而經廣州樞紐中轉的國際旅客,配套“一票到底”服務。
國際轉國內如果旅客已經辦理好續程航班的登機牌、行李牌,可享受中轉行李通程免提服務,可在辦理邊防入境手續后與中轉工作人員聯系,對您托運的行李進行“通關再確認”。(我這次就是)
國際轉國際辦理了一票到底的旅客,在到達廣州后可直接前往相應中轉航班登機口登機。
南航為銜接時間在6小時(含)至30小時(含)之間且符合條件的中轉聯程旅客提供一晚酒店住宿,含早餐一份及酒店至候機樓免費接送服務。
這一系列的便利,不僅照亮了異鄉旅人的前路,更豐富了海外游子的歸途。
每次旅行都是一次臨時的“人生安頓”,我們拋下所有,去一個陌生的城市奔走,我們在生活中努力抓住時間停頓,我們在旅途的飄泊中短暫落腳。
想到這兒我覺得真的應該感謝百年來致力于發展民航業的先賢與如今一直在努力的航空公司們。正是因為有他們的存在,才讓今天的我們可以輕而易舉的實現時區與文化的驚奇跨越。
也讓我們的歸途不僅僅是地理意義上的往返,而是在踏入機艙的那一刻,就可以對心底說:
“我回來了。”
同樣感謝@澳大利亞旅游局的行程支持
每個環節都超棒!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