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是一粒種子,就要深埋在這片馥郁的熱土,以書頁為乳漿,浸潤每一寸大地的渴望。楊花書院的白墻青瓦間,紙頁起伏如春蠶食桑……”4月23日,在第四屆全民閱讀大會·鄉村閱讀“故事會”上,湖南省瀏陽市大瑤鎮楊花村黨總支書記、楊花書院院長劉良洪,攜手湖南臨澧縣佘市橋鎮文家店社區農家書屋管理員、農民作家宋慶蓮,湘西十八洞村農家書屋受益小讀者龍欣雨,共同演繹音詩畫節目《如果我是一粒種子》,生動講述湖南省百家特色農家書屋助推鄉村閱讀的故事,帶領觀眾真切感受書香滿溢的新時代鄉村。
△“第四屆全民閱讀大會·鄉村閱讀“故事會”上,湖南省瀏陽市大瑤鎮楊花村黨總支書記、楊花書院院長劉良洪帶來主題分享。
1985年,劉良洪調入瀏陽縣供銷社機關工作,隨著改革開放的春風,劉良洪創立了建筑公司,成為了瀏陽市小有名氣的建筑師。2007年,事業有成的劉良洪回鄉探親,在家鄉走訪之后,經過深思熟慮,他放棄了發展勢態正好的公司,2008年選擇回鄉參選楊花村黨總支書記,將自己的根深植于家鄉這片熱土,全心全意投身建設家鄉。從踏上家鄉土地的那一刻起,他矢志不渝帶領廣大村民抓黨建、興文化、優教育、強產業,致力讓書香彌漫鄉村,讓孩子們愛上閱讀,取得顯著成效。
“雙雙瓦雀行書案,點點楊花入硯池。”這句古詩中的楊花,就是楊花村和書院名字的由來。楊花村三面環山,宛如世外桃源,但昔日村民借書需騎行兩小時進城,孩子們對書籍的渴望常被路途阻隔。
楊花村歷來有崇文尚學、重教興學的傳統。在劉良洪的帶領下,楊花村把“文教興村”作為發展思路之一,打造農家書屋“升級版”楊花書院,構建起集閱讀交流、家風傳承、普法教育、兒童啟蒙、非遺展示、村史展覽等于一體的多元文化空間,年流通5萬冊次,經常組織開展各類閱讀活動,讓書香彌漫鄉村,讓孩子們愛上閱讀。
如今,舉全村之力建設的楊花書院,不僅成為村民孩子跑得最勤的地方,也成為了大瑤鎮遠近聞名的網紅打卡點。17年間,楊花村先后走出300位大學生、35位碩士、8位博士,成為遠近聞名的“文化村”。
“鄉村振興既要塑形,也要鑄魂。”劉良洪說,楊花書院就像一把火炬,點燃了村民對文化的熱愛,照亮了鄉村的未來。不僅僅是楊花書院,如今在三湘大地,書院與鄉村旅游的深度融合,讓文化“活”起來、旅游“火”起來——目前,湖南省已經成功打造100多家特色農家書屋,這些傳承紅色基因、弘揚湖湘文化、助推產業發展、富有地域特色的農家書屋,已經構建出“一屋一特色,一村一風景”的模式。
“我們楊花書院的特色,集中體現在‘楊花’兩個字上,它實際上開出了‘三朵花’——開出了文教興村的夢想之花,開出了美好生活的幸福之花,開出了產業振興的共富之花。”劉良洪自豪地說道。“十七年來,我抱著一顆赤誠之心全力投身家鄉建設,有成功的喜悅,也有失敗的挫折,有理解的欣慰,也有誤解的委屈。我只想做老百姓的貼心人,將我的光和熱感染身邊的每一個人。”
劉良洪介紹,在楊花書院建成后,楊花村又以書院文化和田園風貌為基石,打造融合研學實踐、休閑旅游、農耕體驗和康養為一體的鄉村旅游綜合體,鄉村旅游正在煥發勃勃生機。
這些年,楊花村通過發展鄉村旅游,為楊花書院運營注入了“源頭活水”,劉良洪說,“未來,楊花村將繼續以書為種,育出更多文化繁花,讓鄉村振興的夢想在希望的田野上綻放。”
瀟湘晨報記者周詩浩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