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劍虹《高爾夫大師》出版人(特約)、中國百佳球場評選執委、美國《Golf Digest》全球百佳球場評委、高爾夫頻道《高談闊論》節目特約評論員。
三十周年!2025年VOLVO中國公開賽是一場久違的大比賽,一場精彩紛呈的比賽,一場中國高粉兒喜大普奔的比賽,也是一場值得回味和思考的比賽。
1. 中國高爾夫市場很大,群眾對現場觀看大IP大比賽和大牌球員很渴望。
2001年,連續贏了四場大滿貫的年輕球王老虎·伍茲被請到深圳觀瀾湖商演,他領著全世界看到了一個全新的高爾夫市場,大家都認為這里擁有無限潛力。四年后,如日中天的老虎來到上海,參加了匯豐冠軍賽,賽事獎金高達五百萬美元,創了當時歐巡賽的紀錄。老虎和匯豐銀行讓數以十萬計的中國高粉兒不出國門體驗到了僅次于大滿貫的高爾夫職業賽的比賽氛圍,并把佘山高爾夫俱樂部推到了至高無上的位置。因為疫情,賽事戛然而止,中國高粉兒已經五年沒有過那種只有在美國本土和英國公開賽才有的體感了。
這次中國公開賽,上海穎奕球場涌入五萬四千多名觀眾,決賽輪如果不去某個洞提前占位,我一米八五的身高想看到李昊桐的揮桿門兒都沒有。高爾夫競技賽道擁擠而且充滿了鄙視鏈,本場比賽的積分段位和球星數量能有如此號召力,讓身在現場的我大受震撼。其中,實力超群同時又備受爭議并擁有網紅效應的李昊桐功不可沒。連續兩輪并列領先后,我有不少朋友專程從外地來滬看他的表演。
2.美巡賽呈現出了IP和流量的雙重保護主義。
匯豐冠軍賽本來簽到2025年,如果沒有疫情,比賽沒有理由不一直辦下去。但現在四場世錦賽2022年后全部停擺。這背后的原因就是美巡賽的孤立主義和單邊保護主義。最近幾年,中東資本扶植LIV巡回賽,同時把歐巡賽升級成DP世界巡回賽,對美巡賽形成了巨大的挑戰。國際球星和國際觀眾的分流讓美巡賽不能再容忍一個來分蛋糕的頂流IP世錦賽。
3.文化自信的終極呈現。
文化自信是大國競爭的重要籌碼,各國都在移動互聯短視頻時代包裝打造自己國家和民族的專屬文化符號。高爾夫一直都是美國文化自信的重要組成部分,球場、球員、賽事、球具、技術......都是處在斷崖式的壟斷地位。我認為中國的最優競爭方案是兼容并蓄,開放擁抱:“你打你的,我打我的,但我也能打你的”;“你的人能贏,我的人也能贏”。
歐洲老牌名車VOLVO現在是中國公司控股,誰敢斷言未來高爾夫世界的中國比重能有多大的潛力呢?雖然現在中國年輕職業球員的基數還很薄弱,和老牌美西日韓球員有著數量級的差距,但我們勝在成材率很高,這次比賽的決賽輪,四位跨越三個年代的中國球員的龍爭虎斗和吳阿順的意外奪冠展示出了前所未有的板凳深度。隨著中國的經濟和政治地位在全球的繼續提升,我非常看好代表人民群眾生活水平顯著提高的標志性運動—高爾夫,會在東大迎來第二次發展機遇。
4.還得是上海。
無論我們怎么努力宣揚高爾夫運動 的大眾屬性,我們都必須承認,高爾夫的精英氣質還是太濃郁了,即使在二十美元果嶺費遍地的美國,我們在好萊塢的作品里看到的高爾夫元素,也都貼著精英標簽。中國哪個城市最推崇精英屬性的符號?只有上海、匯豐、寶馬、沃爾夫,別克(LPGA)的大賽為什么都首選上海?這是市場定位,眼球效應和城市屬性決定的。
5.憤怒的昊桐
高爾夫畢竟是舶來的精英人群的代表性運動,自我克制能力是這個群體的人格標簽之一。我們在西學東漸的過程中要想加入到這個體系,就不能自絕于它的規則和約定俗成之外。你一沒話語權,二沒絕對實力,三沒更改規則的影響力......我行我素就會貽笑大方。當然,當你真正擁有制定規則的權力后,那些我們不喜歡看到的“失控人格”,會在自然選擇中被逐漸淘汰,有資格上鏡的,都是能代表大國氣度和禮儀之邦的“賈斯丁·羅斯”。
圖/周唯
更多精彩內容請訂閱雜志
近期精彩內容: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