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最近,美國大膽宣布開啟“對等關稅”,連海地這種全球最貧窮之一的國家都沒能幸免。
4月21日,我方聯合國代表耿爽怒不可遏,直接在聯合國上“點名批評”美國,直言不諱地表示“荒唐至極”。
海地的總統可以隨便更換,憲法都能隨意篡改,完全是為了迎合美國的“利益需求”。
安理會上的“火藥味”
聯合國安理會的會議通常都是非常莊重的場合,議題往往嚴肅而正式,但這次卻有一股“火藥味”撲面而來。
雖然以往安理會上也不少有過,各國代表因為意見不同而起紛爭,但是誰能想到的是,咱們的聯合國代表耿爽,一向對外文質彬彬的書生氣,這一次因為美國的“做派”說出這么憤怒的話!
耿爽的眼神堅定,語氣鏗鏘有力,他毫不掩飾心中的憤怒,直接指責美國在海地問題上的所作所為。
在他的發言中,可以聽得出他對美國做法的強烈不滿,與美國的全球對等關稅有關,但是跟咱們沒有啥關系,而是其他國家。
信息源:耿爽怒斥美國:何其粗暴、何其荒唐、何其悲哀! 光明網 2025-04-23
這個地方就是海地,美國的全球關稅離譜到,只有企鵝的小島,也沒有逃過,那海地自然不能成為那個例外。
不了解的朋友或許不知道,讓我們感到憤怒的是,美國的關稅政策,已經“毫無底線”,荒唐至極,海地這個連自己都捉襟見肘的國家,經濟早已搖搖欲墜,民眾苦不堪言,也是聯合國最不發達國家之一,本身就已經處于崩潰的邊緣。
美國加征關稅,聽起來像是對海地挑起了一場不必要的戰斗,你說用關稅做手段對付其他人,那是想要打壓對方的經濟。
但是這可不是一個經濟強國,海地沒啥能跟世界大國對抗的資本,在這種背景下,美國的行為顯得尤為冷酷和不近人情。
特朗普這個時期的關稅政策可以說是“無差別攻擊”,從中國、歐盟到東南亞,無一幸免,沒想到,連海地這樣一個本已千瘡百孔的國家,也被美國的經濟霸凌波及。
美國的單邊主義、保護主義政策,把全球不少國家推向了困境,海地成了又一個無辜的犧牲品。
單從耿爽的發言中,就能感受到情緒激動,連用三個“何其”來表達他內心的憤怒與無奈。
他說:“這何其粗暴、何其荒唐、何其悲哀!離美國太近不該成為海地的詛咒”這三連擊的言辭簡直就是在為海地發聲,也是對美國做法的強烈譴責。
美國的所作所為是讓海地的困境更加深重,這個本已四面楚歌的國家,在面臨內亂、貧困和自然災害的雙重壓力下,依然沒有得到國際社會的真正幫助。
眼下這一出“關稅”簡直是在海地本就痛苦的傷口上撒鹽,或許在美國眼中,海地不過是全球經濟博弈中的一枚小小的棋子,但在耿爽的眼中,這是一場不公平的壓迫,是對國際公平和正義的公然挑釁。
現代文明社會的一個“另類”
海地的居民,大多都是黑種人,現在仍然在海地上居住的,差不多都是當時被歐洲殖民賣過去的非洲黑奴所留下來的后代。
那在西方我們都知道,有很嚴重的種族歧視,包括美國,白種人“命比天高”,尤其是看不上黑人,對其打罵,甚至是被當做“奴隸”也是家常便飯的事情,哪怕是到了現在,這種畸形文化仍然存在。
而美國跟海地的“恩怨糾纏”,可以牽扯到百年之前,海地人民一直受美國的“奴隸”,海地的“窘境”,已經成了世界上最悲傷的故事之一。
信息源:特朗普用“糞坑”形容海地及非洲國家 面對指責予以否認 央視網 18-01-13
美國對于海地,嘴上說著自己尊重海地的主權,不干涉其內政,但是行動上往往做著相反的事情,海地的黑幫勢力已經失控。
如今國際上大多數國家,雖然還是有不少是存在“黑幫”,但是跟海地的地方相比,簡直是小巫見大巫。
海地的黑幫勢力已經失控,毫不夸張的說是“黑幫治國”也不足為過,一個關鍵原因是他們的火力已經遠遠超過了警方。
這個局面讓海地的社會秩序陷入了混亂,也讓普通百姓的生活變得危如累卵。
我們現在都是吃得飽穿得暖,然后追求更高的精神需求,但是海地的居民還存在靠著“吃土充饑”的局面,可是,誰又能想到,這背后居然有美國的影子?
他們通過各種暗中操作,把大量的武器送到了黑幫手里,讓局勢愈加惡化,聯合國早已要求停止對海地的武器供應,但美國卻不理會,一如既往地通過秘密渠道將武器送進海地,這些武器讓海地的黑幫更加猖狂,而普通民眾,則只能在恐懼中度日。
不只是黑幫的問題,美國在經濟領域的干預同樣讓海地人民苦不堪言,美國扶持的傀儡總統上臺后,為了討好美國,取消了對美國產品關稅。
這就導致了,美國的商品用低到離譜的價格進入了海地市場,迅速占領了市場份額,無論是大到電子產品,小到日常生活用品,幾乎所有的領域都被美國產品所主導。
面對如此強大的競爭,本土企業根本無法抵抗,當地的工廠不得不關門大吉,工人們也因此失去了工作。
海地本就脆弱的經濟基礎,被美國這一舉動徹底壓垮了,而更讓人憤怒的是,海地的主要出口商品——比如咖啡、可可豆等,卻被美國以高達10%的關稅進行重重壓制。
這簡直就是低價勞動力,辛勤勞作的農民,干了一季了,好不容易到了賺錢的時候,卻因為高額的關稅,基本上成本都難以收回。
在美國人的眼中,所做的事情,壓根就是毫無人權可言,骨子里所帶的“奴隸”,到如今仍然難以更改,最有名的就是“獻血賺錢”。
信息源:“在美國,血液意味著大買賣”起底美國血液產業利益鏈邏輯 新華網 02-26
美國的一些血漿公司,盯準的就是海地的貧窮,然后就在當地設立了采血點,誘騙那些為了生存而無路可走的人去獻血。
結果,血漿公司以極低的價格從海地人身上采集血漿,然后將這些血漿賣到美國市場,賺取巨額利潤,美國靠這種低價血漿賺了不少錢,而海地的人民卻在為生計拼命付出,甚至是不乏有人因為頻繁的獻血,然后得了疾病。
事實上,美國對海地的干涉歷史,是有著很久遠的歷史,其中的“罪惡”更是罄竹難書,罪惡的源頭,可追溯到遙遠的1914年。
美國長達百年的干涉
在20世紀初,海地的政治局勢一度動蕩不安,政權更迭像是兒戲一樣頻繁,短短的幾年里,竟然更換了7位總統。
信息源:海地亂象叢生,美國難辭其咎 環球網 2021-10-08
而此時的美國,打著“民主燈塔”的旗號,悄悄地將自己的黑手伸向了這個貧困的加勒比島國,美國政府沒有絲毫遮掩地干涉海地內政,甚至直接派兵占領,控制這個國家的命運。
美國仗著自家“威猛的海軍”,直接介入了當地的內政,為了確保自己的利益,先后推翻了幾任堅持反美立場的總統。
那些由美國扶持的傀儡總統,最終也未能善終,他們充其量不過是美國手中的棋子,一旦不再有用,便立馬被拋棄,毫不留情。
在占領期間,設立了所謂的集中營,專門用來關押那些不滿美國的殖民行為的反抗者,各種酷刑輪番上陣,因為他們眼中,海地人是“奴隸”,是低等民族,實施種族隔離,剝奪了基本人權!
包括美國的上一任總統拜登政府時期,依然是扶持海地傀儡總統上場,包括憲法都可以隨便被修改,一切的一切,都是為了維護美國所謂的利益。
海地的窘境,在聯合國的干涉下,依然的不多有效的緩解,但是特朗普卻可以用關稅大棒,毫無愧疚的針對一個對其沒有任何威脅的國家!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