懸著的心,終于還是死了!
在兩名驢友橫穿秦嶺失聯1日后,搜救隊員終于在山中找到了人。
只是,找到的時候,兩人已經失去了生命跡象。
當救援隊揭露兩人死因的時候,還是讓網友們唏噓不已……
秦嶺,既不是喜馬拉雅山那樣名聞天下的高峰,也不是羅布泊那樣人跡罕至的絕地。
但對于很多探險者來說,這里依舊是一個值得挑戰的絕地。
這里是西伯利亞寒流和南方暖流的交匯處,氣候十分詭異,就連磁場也很不穩定。
相比之下,攀登珠穆朗瑪峰的成功率,都比橫穿秦嶺核心地帶的要高得多。
甚至,秦嶺的相關規定中明確將核心地帶列為禁區,沒有許可擅自闖入就是違法行為。
可即便如此,難以阻擋那些追求夢想的探險者的步伐。
對于他們來說,越是危險的地方,就越是要挑戰,即便是十死無生也不例外。
就在前兩天,又有兩名“勇者”,選擇在這里挑戰自己的極限。
但很遺憾,實力沒有證明,自己反而留在了山上。
據驢友的家人表示,其中那名80后的驢友,4月20日晚上離家,前往秦嶺。
第二天白天還正常保持著和家人的聯系,但到了晚上的時候,就再也聯系不上。
也許是知道秦嶺的危險性,在失聯的第一時間,家屬就開始聯系救援,22日凌晨就迅速報警求助。
或許當地警方也是深知秦嶺的危險性,在知道失聯的第一時間,就迅速聯系了救援隊。
從失聯,到救援隊上山救援,整個過程各方都很迅速,但是對于秦嶺來說,生命也許只是一瞬的事情。
22日當天上午,在警方聯系了救援隊之后,救援隊就迅速集結了數十名隊員,分成多個隊伍上山救援。
也許真的是經驗太豐富了,當天上山,當天就找到了這名驢友。
只不過可惜的是,找到的時候,這名80后驢友已經遇難。
同時被找到還有另一名遇難的驢友,兩人是緊挨著被找到的,也同樣遇難。
兩個人遇難的原因,也基本一樣,都是失溫導致的。
前文提到過,秦嶺是我國的溫度分界線,這里氣溫變化詭異,即便是盛夏,也有可能突然氣溫驟降。
即便是再有經驗的人,面對這樣變化頻繁的天氣,也不可能做到盡善盡美。
在去年10月的時候,就有兩名大學生因為失溫,死在了冰晶頂。
可這依然沒有給兩人長教訓,總以為自己會是盡善盡美的那個,會是活著的那個。
有知情人表示,這兩個人年紀都不小了,一個30一個45,都是有家庭的年紀,是家里的頂梁柱
兩人之前就經常結伴上山,這一次雖然家屬還沒有說明,但多半也是結伴穿越秦嶺。
兩人穿越的這一段,被驢友們稱為“光鹿跑兵冰”,平均海拔大約在2500米,橫穿秦嶺核心地區。
雖然比起鰲太線要低一些,但是地形卻要更加復雜,危險性也只高不低。
根據相關規定,秦嶺2000米海拔以上的區域,除了科考和生態保護以外的任何活動,都不能進行。
尤其是最近幾年,經濟發達了,人們都有閑錢了,正所謂“飽暖思淫欲”,吃飽喝足了,就想著玩一些稀奇的了。
光是去年,西安市就從秦嶺救出了350余人,其余地方的,更是難以統計。
當然,為了從源頭斷絕遇難的危險,西安等地也不是沒有想過辦法,從監控攝像頭、無人機等設備,到密密麻麻的警戒點。
可以說,能夠想到的辦法,西安等地基本上都用上了,可惜依舊難以阻擋這些人。
僅是去年,就有多起探險者在秦嶺遇難事件,鬧得沸沸揚揚。
2024年3月,兩名女性驢友在秦嶺東梁失聯,一人遇難。
5月,一名大學生在冰晶頂遇難,9月,兩名大學生在秦嶺鹿角梁失聯,一人意外墜崖遇難……
每年都有人遇難在秦嶺,可每年都有人記不住教訓。
其實,就在這兩個人登山的前兩天,青海玉珠峰就有幾名登山者,繞過了檢查登山。
結果在山上遭遇了意外遇難,當搜救隊找到遇難者的時候,現場可謂慘不忍睹。
雖然并不是在秦嶺,可都是在受到管控的禁區,也都是因為天氣異常引起的失溫遇難。
而且這件事情在那幾天的各個平臺上都有廣泛關注,可以說是有點閑功夫玩手機的基本上都知道。
可是這也沒能讓這兩位長長教訓,白白的把命丟在了山上。
最后,你怎么看待這兩名驢友呢?歡迎留言討論……
參考信息源:
[1]官方媒體:齊魯晚報·果然視頻 2025-04-23《官方回應“兩名驢友穿越素嶺失聯”》
[2]官方媒體:大風視頻 2025-04-22《兩驢友反穿秦嶺“光鹿跑兵冰”不幸遇難 疑因失溫導致》
但為提升文章可讀性,細節可能存在潤色,請理智閱讀,僅供參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