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人民網-廣西頻道
“箱涵表面光滑平整,沒有裂縫、錯臺、漏漿等問題,質量合格,同意驗收。”近日,在中交一公局四公司興廣高速一期工程2標段涵洞驗收現場,業主單位代表點贊了項目的箱涵質量。而這都要歸功于新型涵洞臺車的投用。
箱涵新型模板臺車。黃清航攝
中交一公局四公司承建的興廣高速一期工程2標段,穿越百色市隆林各族自治縣、西林縣,全長12.2公里,設大橋2座、特長隧道1座、涵洞通道24座以及服務區1處。項目建成后,將進一步完善廣西對接貴州、云南的省際通道,對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及落實鄉村振興戰略具有重要意義。
建設初期,項目箱涵施工依靠傳統的支架法,但經過一個多月的施工實驗發現,該方法極易引發裂縫、漏漿等問題,并且高空作業多、支架搭建與拆除環節復雜,安全風險如影隨形,始終收效甚微。為此,項目專門組織召開了涵洞安全質量例會進行頭腦風暴、集思廣益,尋找解決痛點難題的“良方”。
涵洞。黃清航攝
“箱涵傳統支架法耗時費力且伴隨著漏漿等現象,如果像隧道二襯臺車輔助施工一樣,實現一次性澆筑成型就好了。”項目二工區主任劉淋率先提出自己的想法。此想法一經提出,就立即引起了項目團隊的重視。“如果采用涵洞新型臺車輔助施工,可以做到一次性澆筑成型。”通過搜索和查詢有關資料,項目總工程師胡波說道。但涵洞新型臺車能否適應卡斯特地貌區域作業,眾人心里依舊沒有譜。“全線一期工程的其他3個標段并沒有應用先例,引進涵洞新型臺車是否冒險。”此言一出,讓原本就心里犯嘀咕的眾人瞬間信心減半。
“我們就是要做全線的標桿,敢于做第一個吃螃蟹的人,沒有先例就創造先例。”仔細查閱有關資料后,項目負責人李唐軍一錘定音。
項目團隊旋即引進新型涵洞臺車。“涵洞新型臺車”主要由內模系統和外模系統組成,內模系統通過大塊鋼模板、絲杠及臺車支架的搭配,能夠靈活適應不同的施工要求,而外模系統整合大塊鋼模板與鋼桁架,確保了結構的穩固性與模板的高強度,并固定由上拉桿與下拉桿協同作業,從而實現精準定位和結構穩定,同時配備行走系統,憑借行走電機與鋼軌,實現了臺車的便捷移動。
“該設備是否具有可行性,能適應特殊復雜地貌作業,還需要接受現場的檢驗。”胡波說道。
箱涵新型臺車使用效果。黃清航攝
在檢測過程中,項目團隊詳細排查現場的用電布置以及安全技術交底情況,邀請了專業的技術團隊進行全過程指導。而新型涵洞臺車的“首秀”并未讓人失望,無拉桿設計攻克裂縫、錯臺、漏漿等質量頑疾,同時縮短了工期和降低模板投入數量,提高了周轉使用率,節約了成本。看著一連串的正向數據,眾人終于吃了顆“定心丸”。
眾人還未來得及緩口氣,新的問題又接踵而至。在進行大塊鋼模拼接時,如不及時處理,極易引起毛邊等問題,影響涵洞的質量和平整度。
就在眾人一籌莫展之際,“總不能進行拋光打磨吧”項目技術員劉歡的一句玩笑話,卻給了胡波啟發。“如果鋼模拼接時采用銑邊工藝進行平整處理,能否解決毛邊粗糙問題。”胡波的設想一經提出,就得到了眾人的一致贊同。
后續施工中,項目團隊在進行鋼板拼接時,采取“銑邊”處理,并使用新型涵洞臺車一次性澆筑成型,而涵洞質量均達到驗收規范要求。(黃清航)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