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緬甸一則消息值得關注。中方在近日派出停火監督組赴緬甸臘戍(shù),監督緬軍和果敢同盟軍停火,并見證臘戍城區平穩順利交接。緬北民地武果敢同盟軍已經撤出了臘戍,并將當地控制權和平交還緬軍。就這么一則簡短消息,信息量巨大。這是否意味著中方“不干涉內政”政策已經破例了,為何同盟軍要從辛苦打下的臘戍撤走?地震之后緬甸局勢發生了怎樣的變化?
臘戍是緬軍在整個北撣邦的第一大軍事重鎮,在去年7月底同盟軍閃電戰,快速控制了臘戍,緬軍節節敗退。今年1月,在中方斡旋下,緬甸軍政府和同盟軍在昆明舉行第七次和談,并正式達成停火協議。很多人基于某種同族情緒,對同盟軍頗有好感,甚至抱怨中方斡旋停火,為何還要讓同盟軍交出臘戍。
昆明和談前打下,那我國可以保證權益。停火協議已經簽署,誰再打都是不給我國面子。和談后戰火仍然沒停,之前曾流傳一些消息,同盟準備將臘戍交給流亡的民族團結政府(NUG),這個組織的“國防部長”公開訪問了克欽、德昂軍占領區,還傳出訪問了同盟軍占領區。而NUG總部就在美國華盛頓,美國還為其提供援助,緬甸的所有反政府力量都能通過NUG簡介獲得美國援助。這樣你就懂了,為什么中國要介入,并成功促成臘戍和平交接。那這個戰略重地,為何同盟軍舍得放棄?因為口岸封鎖,臘戌不但沒有成為財源和兵源地,反而成了同盟軍的經濟負擔,震前就已經考慮放棄,現在放棄也不奇怪。更何況中國這次派停火監督組,是受雙方邀請的,而不是中國強行干涉。
臘戍是木姐到曼德勒的必經之地,同盟軍和緬軍不停火的話是貿易路線一直開不了。中緬公路、中緬鐵路和中緬油氣管道都經過此地,中國在緬甸的主要通道是緬甸政府在保護,這事關中國利益。至于同盟軍,中國只是基于他們是華人的考量,給了他們一定的生存空間。緬甸長期戰亂,對中緬各方都不好,只有西方和其代理人漁翁得利,目前干涉緬甸局勢的包括但不僅限于,美國、英國、日本、印度。更何況前不久緬甸大地震,造成巨大損失,現在各方更應該握手言和調養生息,否則再打下去社會崩潰,這是中國不愿看到的局面。誰是我們的敵人,誰是我們的朋友,這是革命的首要問題,也是利益的首要問題,保持緬甸哪怕是名義上的完整,而不是讓有人能鉆空子插進一只手來。而中國主動走出了這一步,說明是要正式入局了,接下來可能會考慮把緬甸港口和鐵路建設提上日程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