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全球揮下關稅大棒三周后,特朗普終于迎來了他在這一輪沖突中的首份“收獲”——印度的“獻禮”。
這周,莫迪政府正式宣布,將針對“中國制造”的部分鋼鐵制品采取額外征收12%關稅的臨時措施。
認真說起來,這件事其實不算是新聞。為什么呢?因為今年2月上旬,特朗普剛上臺不久,正在跟馬斯克大刀闊斧地在美國國內玩“百日維新”,還沒來得及刀口向外的時候,印度的鋼鐵部長就吹過風,說他們正計劃對這類商品征收15%-25%的臨時關稅。算下來,最后只落地了12%,這個加稅力度,還比當時印度吹出來的風要輕一點。
但如果說印度此舉和美國的關稅戰無關,那也是自欺欺人了。原因很簡單,當時印度提出這件事,其實也是為了討好特朗普。2月的時候,莫迪急著訪問華盛頓。他深知特朗普在和別國對話的時候熱衷于“極限施壓”的作風,但又拿不出什么有效的籌碼來對沖,最后想來想去,就把歪主意打到了“中國制造”頭上,想要通過打“中國牌”給美國納投名狀,換美國在關稅問題上對印度高抬貴手,這點是絕對沒錯的。
如今,中美之間的關稅角力正發展到緊要關頭,萬斯緊急帶著自己的印度婆羅門老婆訪問新德里。莫迪選在這個時候跳出來,無疑也是希望能夠借此唱響一曲“忠誠的贊歌”,給特朗普來一出“獻禮”。
在他看來,特朗普關稅大棒揮下快一個月了,無論是墨西哥、加拿大,還是歐盟、日本都不買賬,他肯定又氣又急。在這樣的情況下,如果印度主動站出來、在美國面前一“跪”,打一打“中國牌”展示誠意,那么急著給自己的“百日述職”增光添彩的特朗普,肯定大喜過望,把印度當作一個“正面典型”,在談判中給它更多好處。
應該說,印度會干出這種事并不奇怪。這個國家在發展思路上,一直有一種非常明確的投機主義傾向。簡單來說就是自己沒有能力,也沒那個耐心學習“真本領”,但是借著大國博弈來占便宜的小聰明是一套一套的。
但是,莫迪這次,明顯是跪錯了對象。他給印度選錯了“朋友”,也選錯了“對手”
這么說的原因很簡單。
特朗普是個什么樣的人?一個詞總結——得寸進尺。印度這一“跪”,讓他看到了莫迪急著修復對美經貿關系的弱點,那接下來,特朗普會就此罷休嗎?
恐怕不會。恰恰相反,急著給自己的“百日述職”鍍金的特朗普,更有可能采取的行動是,下死手逮著印度這一個“軟柿子”來捏。
根據英媒《金融時報》爆料,莫迪打“中國牌”之后,特朗普的“寵臣愛將”萬斯馬不停蹄地提出了19項新要求,要求印度在食品、汽車和技術領域全面對美國做出更大讓步,而且還提出,印度應該無視本土小型零售商的抗議,對美國的零售巨頭沃爾瑪、亞馬遜全面開放市場。莫迪既然跪下了,再想要再站起來,恐怕是難上加難了。
政治投機主義救不了印度,過去如此,現在如此,未來也依然如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