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用酒治病和用酒制藥的歷史十分悠久,大約在周代就出現了“醪醴”,即藥酒。
所謂藥酒,是指將處理潔凈的中藥材、飲片,按一定比例浸入白酒中,所制得的澄明液體制劑。
藥酒在保健養生、防病治病中發揮了很好的作用,還有很多人有自行泡制藥酒的習慣。
有不少人認為藥酒要浸泡數月至1年以上,時間越長,藥材成分溶出越多,這樣的藥酒才有效果。
那么,中藥泡酒真的是越久越好嗎?自行泡制藥酒應注意什么呢?
中藥泡酒并非越久越好
①藥材長期浸泡,并不能增加有效成分的溶解度,多數藥材的有效成分(如皂苷、黃酮類)在浸泡15~30天時溶出率達到峰值
超過此期限,溶解速度減緩甚至停止,部分成分反而會被水解破壞。
②藥材長時間浸泡,久泡藥酒可能滋生黃曲霉菌等有害微生物,尤其動物類藥材攜帶的寄生蟲卵或細菌可能未被酒精完全滅活。
而肉眼不可見的霉變可產生黃曲霉毒素,喝下霉變的藥酒會對胃腸和肝臟造成損傷,嚴重時可危及生命。
中藥泡酒多長時間合適
中藥泡酒時間的長短,要根據藥材的種類、浸泡溫度、所用酒的濃度及保存條件而定。
1
普通植物藥材
推薦時間:15-30天。
依據:質地松散的果實類藥材有效成分溶出快,30天內即可達到峰值,久泡反而導致成分水解或霉變。
2
根莖類藥材
推薦時間:30-45天。
依據:質地致密需延長溶出時間,但不超過60天;人參皂苷溶出率在30天達85%,繼續浸泡會降解。
3
動物類藥材
推薦時間:30-60天。
依據:蛋白質和脂質需更長時間分解,但需嚴格監控,避免寄生蟲或細菌殘留。
中藥泡酒有哪些注意事項" Type="normal"@@-->
酒的用量
酒量為藥材的10-20倍。質地較松散的藥材吸水性較強,應多加些酒,如枸杞子應加入20倍量的酒進行浸泡;而質地堅實的藥材吸水性較差,可減少酒的用量,如人參加入10~15倍的酒浸泡即可。
浸泡溫度
夏季高溫:縮短浸泡時間至建議下限(15天),避免高溫加速酒精揮發和藥材腐敗。
冬季低溫:延長浸泡時間至上限(60天),促進有效成分溶出,
酒的選擇
優先選擇50-60度純糧白酒,高度酒精能有效溶解藥材中的脂溶性成分,同時抑制微生物滋生。
黃酒或米酒也可使用,但需煮沸滅菌后浸泡。
放置要求
禁用金屬或塑料容器,易與藥材成分發生化學反應,建議使用陶罐或玻璃瓶密封保存。
未開封藥酒:避光陰涼處存放,有效期≤1年;
已開封藥酒:3個月內飲完,避免氧化變質。
哪些人不適合飲用藥酒" Type="normal"@@-->
藥酒雖然具有預防和治療疾病的作用,但不是所有人都能飲用,以下幾類人群不適合飲用藥酒
×妊娠期、哺乳期女性。
×高血壓、心臟病、消化性潰瘍、肝腎功能不全或減弱的患者。
×呼吸系統疾病、出血性疾病、皮膚病及癲癇患者。
×感冒、發熱、咽炎和支氣管炎發作期的患者。
×駕駛、從事高空作業人群在工作期間應禁止飲用藥酒。
×青少年。
×酒精過敏者和酒精依賴性患者。
注意:藥酒最好在醫生和藥師的指導下服用,切記不可濫飲。
有些人把藥酒當成治療百病的靈丹妙藥,有點頭暈頭疼就立馬喝幾口藥酒來緩解,實際上,藥酒更適合用來預防和治療某些慢性虛弱性疾病。
例如,參茸酒適合溫補腎陽,人參酒主要用于補氣,而當歸酒則有助于補血,在喝藥酒之前,務必先咨詢醫生,避免盲目效仿民間偏方。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