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突破:全自動駕駛能力進入新階段
特斯拉近期在得州奧斯汀的測試數據顯示,搭載全自動駕駛功能(FSD)系統的測試車輛已完成?1500次行程?和?1.5萬英里?的駕駛驗證,覆蓋了復雜城市道路、車輛調度和用戶端應用程序的全流程測試。
值得關注的是,專為無人駕駛設計的Cybercab車型已擺脫跟隨車輛輔助,在廠區內獨立完成包含施工區域、人行道穿行的復雜路線,其車窗采用深色隱私玻璃設計,暗示車內可能取消傳統駕駛操控裝置。
試點策略:從10輛Model Y到全球擴張
根據特斯拉一季度財報披露,奧斯汀試點將采用?10-20輛Model Y?作為初期運營車輛,計劃在6月啟動包含遠程監控的付費服務。
這一選擇既利用了現有車型的成熟供應鏈,又能驗證FSD系統在不同車型上的適配性。公司明確表示,成功驗證后將逐步引入Cybercab專用車型,目標在2026年實現量產。
特斯拉正構建三重收益體系:
· ?車輛銷售?:通過Model 3/Y降價策略擴大用戶基數,加速FSD數據積累
· ?訂閱服務?:FSD月費與Robotaxi平臺抽成(預計20%-30%)形成持續現金流
· ?運營網絡?:Cybercab目標單日營收200美元,預估毛利率達60%-70%,遠超傳統車企水平
全球棋局:從奧斯汀到上海的聯動
上海超級工廠的產能優勢(一季度交付17.2萬輛)為特斯拉提供了雙重保障:既支撐歐美市場的Robotaxi硬件需求,也為后續在華布局儲備產能。
若奧斯汀試點數據達標,特斯拉可能于2026年在上海自貿區啟動類似測試,利用中國成熟的網約車生態加速商業化。
當前距離6月試點僅剩兩個月,特斯拉正以「軟件驗證+硬件迭代」雙線并進的方式沖擊出行服務市場。
這場豪賭若成功,將重塑全球汽車產業的價值鏈格局——從「賣硬件」轉向「運營移動服務生態」的戰略轉型,或成為傳統車企難以跨越的護城河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