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迪連夜回國坐鎮中央,中國兩大鄰國再一次來到了戰爭邊緣。
印控克什米爾一場大規模槍擊案,讓印度與巴基斯坦之間彌漫起了強烈的火藥味,也讓克什米爾問題再度成為國際輿論關注的焦點。
時隔六年,中國的兩大鄰國,又要因為克什米爾問題大打出手?
【莫迪還在沙特訪問,得到消息后緊急回國】
前幾天,印控克什米爾地區出現游客遭槍擊事件,造成26人死亡,17人受傷,大多是印度公民。地方反印度武裝“克什米爾抵抗組織”很快認領了這次襲擊。
這起惡性事件震驚印度上下,彼時印總理莫迪正在訪問沙特,得到消息后取消行程連夜回國,落地機場就召集內閣成員開會,討論應對方案,迅速將矛頭對準鄰國巴基斯坦。
隨后莫迪政府宣布,印巴外交關系降級,驅逐巴基斯坦駐印度軍事顧問,印度駐巴基斯坦公署人數規模縮減,暫停兩國水資源合作,關閉邊境公路。
這一系列舉措,明擺著是在告訴國際社會,印度已經認為,巴基斯坦政府與這起大規模槍擊案有密不可分的聯系。
印度國防部長辛格更是放出狠話,不僅要打擊兇手,還要報復策劃這類行為的“幕后黑手”。
面對印度的指控,巴基斯坦迅速發聲明,強調槍擊事件與自己沒有聯系,巴基斯坦政府譴責一切恐怖主義行為。
【印度把矛頭對準了巴基斯坦】
巴基斯坦政府發言人還強調,在克什米爾問題上,他們過去6年以來一直保持克制,同時反過來指責印度,說這是印度為了推卸責任,自導自演出來的“假旗行動”。
看得出來,巴基斯坦的立場是,克什米爾問題鬧到現在這種境地,出了這樣的惡性事件,莫迪政府有不可推卸的責任。
這里就不得不提,在2019年,莫迪取消了查謨和克什米爾的特殊行政地位,由中央政府直接管理,此舉極大地激化了當地矛盾。
別看最近幾年,印控克什米爾的安全局勢有了些許緩和,還開始發展旅游業,但矛盾始終存在。
畢竟莫迪政府始終以印度教為核心,無視印巴在克什米爾問題上的爭議,試圖單方面地轉化印控地區,本來就是一種冒險。
【巴基斯坦政府舉行緊急會議,商討對策】
話又說回來,在克什米爾問題上,印度已經認定,印控地區內活動的反印度武裝,大多得到了巴基斯坦的大力支持。
至于這起事件,究竟是反印度武裝策劃的,還是巴基斯坦背后指使的,具體細節已經無關緊要。
因為莫迪政府不滿足于拿反印度武裝這些小魚小蝦開刀,如果要一勞永逸地解決問題,必須從源頭入手,也就是讓巴基斯坦對克什米爾“徹底死心”。
莫迪政府已經提出了自己的條件,將擱置雙方一系列外交互動,直到巴基斯坦以“可信且不可撤銷”的方式,放棄“跨境恐怖主義”。
有必要指出,在跨境恐怖主義這個問題上,都被英國殖民過、影響過的印度和巴基斯坦屬于“師出同門”,用的都是同一套路數。
【印控克什米爾惡性槍擊案震動國際輿論】
印度本來就沒少支持巴基斯坦境內的極端組織,他們不需要親自策劃什么,或者告訴那些恐怖分子要怎么做,只要在巴基斯坦領土上鬧出亂子,破壞安全局勢,印度的目的就算達到了。
所以這幾年下來,印巴手里指控對方支持跨境恐怖主義的證據,都是一抓一大把,這也成了印巴外交關系里的一根刺。
如今這根刺,儼然演化成了一條正在燃燒的導火索,點燃的還是克什米爾這個“火藥桶”,這就需要地區國家提起重視了。
許多跡象表明,巴基斯坦正在為最糟糕的情況做準備。
莫迪政府宣布反制措施后,巴基斯坦總理迅速召集軍隊高層和內閣成員,往往是在解決國家安全問題時,才會在開會時擺出如此陣容。
外交關系降級、暫停水資源合作,這些固然嚴重,但巴基斯坦真正擔心的,是印度突然采取武力行動,像6年前那樣發起跨境襲擊。
【莫迪連夜趕回印度】
當年,同樣是在克什米爾,印度武裝車隊遇到自殺式襲擊,造成超過40人死亡,作為報復,印軍出動戰機,越過印巴停火線空襲巴基斯坦,巴基斯坦空軍采取緊急應對措施,隨后雙方展開空戰,印度兩架戰機被擊落,一名飛行員被俘虜,此后兩國隔著停火線互相炮擊。
如今的大規模槍擊案件,同樣可能成為新一輪武裝沖突的導火索。
印度是否會趁機對巴基斯坦發起跨境軍事打擊,是各方接下來關注的重點。
順帶一提,印度選擇叫停雙方的水資源合作,此舉本來就帶有強烈的戰略威懾意味,是打算利用自己在印度河流域的地理位置,施壓處在更下游的巴基斯坦。
巴基斯坦如何有禮有節地應對,是否要尋求外力介入,都是需要權衡的問題。可以預見的是,印度不會善罷甘休,一定要巴基斯坦給自己一個交代才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