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1日,長沙市周南梅溪湖中學舉行“智創學科 慧聚未來”學科文化節活動展示,為全校師生帶來一場創意學科融合的知識盛宴。
本次學科文化節共設置了18個特色項目,為學生們搭建起了探索知識、展現自我的廣闊舞臺,為學科的學習與發展注入新的活力。
走進科學探索類活動區域,“水火箭挑戰賽2.0”比賽現場,氣氛緊張而熱烈,學生們全神貫注精心制作并發射水火箭。隨著一聲聲激動人心的呼嘯聲,水火箭騰空而起,劃出一道道優美的弧線。學生們不僅深化了對物理原理的認知,更體會到了將理論轉化為實踐的成就感。化學組聚焦經典實驗“銀鏡反應”,通過實驗演示、原理剖析與自主探究,帶領學生深入體驗化學的奇妙與實用價值。在“構建生物模型,感悟生命密碼”展示賽上,學生們充分發揮創意,用橡皮泥、木條、泡沫等材料構建出栩栩如生的模型,從微觀的細胞結構到復雜的器官組織,凝聚著對生命奧秘的探索與追求。紅豆勾勒出江南水鄉的婉約、畫筆描繪出舌尖上的中國色香、創意彩泥詮釋奇特地質構造跨越學科邊界、連接文化與科學的地理讓學生們深深領略到了大千世界的無限魅力。
人文社科領域的活動同樣精彩紛呈,高中語文組“探尋紅樓文化密碼,繪就科技藝術新篇/知識問答”活動現場不僅設有知識問答,答對即贈精美主題書簽,還布置了豐富的《紅樓夢》手抄報展板,同學們可借此深入探究其豐富內涵,展示創意,傳承創新傳統文化。結合七下語文單元活動主題——“用AI記錄生活”,初中學生用鏡頭捕捉生活中的語文元素,或聚焦街頭巷尾的語言藝術,或講述身邊的文學故事,用相機記錄美好瞬間,以文字寫下心中真情。在篤行報告廳(二)現場展示創作視頻,同學們觀看后寫下感受,共同探索科技與語文結合的新方式。歷史組學生踐行四大發明之一的造紙術,手工制作紙張成型后,巧妙搭配干花等裝飾,于古樸工藝中融入自然之美,盡顯創意與匠心。法條爭鋒,智慧較量。政治學科的法律知識競賽,學生們積極搶答,在“頭腦風暴”中增強法律意識與知識儲備;初中數學組開展計算能力比賽和“致敬偉大的數學家們”活動,以及高中數學組開展的數學思維導圖大賽和解題大賽/基礎知識問答活動,讓學生在數學知識的海洋中鍛煉思維,感受數學的魅力與價值。進一步引導學生深入思考,培養邏輯思維和分析問題的能力。
在語言、藝術與體育綜合類活動中,學生們盡情施展才華與活力。當AI編劇遇上英語短劇,科技與文學激情碰撞!在高中英語組舉辦的“英語短劇大賽”和“智批智文,英語你行”作文競賽活動中,借助AI技術充分激發了同學們學習英語的熱情與興趣。作文競賽,大家用流暢的英語表達觀點、揮灑文采;短劇大賽,同學們盡情發揮創意,編寫并演繹出一個個精彩的英語故事,展現出青春的活力。初中英語組的“AI Dubbing Lab:聲控世界,AI語你同行”活動,同學們選擇喜愛的英語影視片段,通過模仿語音語調、把握情感節奏,為角色賦予新的活力。藝術組的科技繪畫展,學生用畫筆描繪未來科技場景,表現獨特藝術視角與想象力;還有藝術知識大闖關活動,在思維的碰撞中比拼知識儲備;流行音樂現場演奏,表演者用靈動的音符奏響青春旋律。體育組將傳統與現代結合的趣味體育活動,學生參與蹴鞠、射箭、踩高蹺等,增強體質培養團隊精神;綜合組的傳統竹編與城市微景觀活動,學生學習傳統技藝制作微景觀,融合傳統與現代創意。
據介紹,本次學科文化節緊扣學科育人特點,搭建智慧交織與創新突破的廣闊舞臺,推動學科跨界融合,鼓勵思維創新,促進理論與實踐深度契合,培育創新英才。長沙市周南梅溪湖中學致力于打造“會呼吸”的生態校園、“強科學”的實踐沃土、“創數智”的未來搖籃,為培育全面發展創新人才不懈努力!
通訊員李人揚 瀟湘晨報記者李楠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