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人民網-安徽頻道
春意漸濃的皖南大地上,數萬畝再生稻迎來插秧黃金期,在宣城郎溪梅渚鎮陽力農場的育秧大棚里,工人們正忙著將綠油油的秧苗裝車,這些“綠色方陣”即將奔赴新發、社渚、凌笪等鄉鎮的田間地頭。
再生稻機插。
“今年秧苗培育得特別好,密度高,肯定是個豐收年!”農場工作人員陳德宏邊干活邊介紹。不遠處的農田里,8臺插秧機正開足馬力作業,嫩綠的秧苗在寬窄行間整齊排列,轉眼間就給水田披上了嶄新“綠裝”。
近年來,郎溪縣通過推廣良種良法、發揮規模經營優勢,讓糧食生產跑出“加速度”,機械化插秧不僅能提高效率,更能精準控制秧苗間距,為豐產豐收打下基礎。截至目前,全縣已投入大中型拖拉機2000余臺、插秧機200余臺、植保無人機300余臺,發放農機補貼241萬元。
再生稻機插。
看著田間忙碌的農機和漸次鋪展的新綠,一幅“科技賦能農業,沃野孕育希望”的春耕畫卷正在郎溪大地徐徐展開,下一步,郎溪縣還將擴大農機社會化服務,讓現代農業發展更有“科技范兒”。(陳穎 余克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