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形勢專家和企業家座談會上,驚現一位年輕的90后!
他是誰?為何能躋身這場高規格會議?
● 彭志輝(前排右一)參加座談會
5G沖浪網友,B站深度用戶,對他的臉可太熟悉了。
他是“華為天才少年”,是B站百大UP主,是被粉絲親昵稱作“野生鋼鐵俠”的稚暉君。
稚暉君,本名彭志輝。
4月9日,他以具身智能頭部企業“智元機器人”聯合創始人兼首席技術官的身份,參加經濟形勢專家和企業家座談會。
彭志輝年僅32歲,卻已在科技領域一路披荊斬棘。
2018年投身OPPO研究院AI實驗室;
2020年通過華為“天才少年計劃”七輪面試,以最高檔年薪201萬元加入華為昇騰部門;
2023年聯合創立智元機器人,迅速讓公司入選上半年全球新晉獨角獸名單。
半個月前,騰訊聯合多方投資,智元機器人估值飆升至150億,華為前高管鄧泰華還空降掌舵。
那么,彭志輝和他的人形機器人,到底藏著怎樣震撼行業的密碼?
1、拆家熊孩子成B站百大UP主
都說熊孩子聰明,因為熊孩子往往“不走尋常路”,對世界充滿好奇心和探索欲,且動手能力十足,在“調皮搗蛋”的過程中,遇到各種突發境況,都能迅速調整適應。
彭志輝小時候,就是個典型的“熊孩子”。
1993年,彭志輝出生于江西吉安的一個普通家庭,父母都是廚師。
小時候的彭志輝,完全沒有展現出日后科技天才的影子,反倒調皮得很。
從小就對各種電子產品充滿了好奇心,家里大大小小的電器常常被拆得七零八落,電視、音箱、鐘表、收音機……幾乎無一幸免。
難能可貴的是,他的父母非但沒有責怪,反而還有意識地培養他這個興趣愛好。只是為了減少經濟損失,特意找了些舊家電給他拆。
● 彭志輝
懷揣著對電子和計算機的滿腔熱愛,高中畢業后的彭志輝毅然選擇了電子科技大學。
然而,命運跟他開了個小玩笑,他的分數未能達到心儀的計算機專業要求,最終被調劑到了生物醫學工程專業。
雖說與夢想有了些偏差,但他內心的熱愛之火從未熄滅。
在大學期間,彭志輝開啟了瘋狂的求知之旅。他四處蹭計算機相關的課程,還自掏腰包購買了大量計算機書籍,自學建模、編程。憑借著這股子鉆研勁兒,他充分利用學校資源,積極參加科技競賽,并且屢次斬獲佳績。
在電子科技大學求學的日子里,他的才華開始嶄露頭角,從校內到國際的計算機獎項,他一舉拿下了40多個。
本科和研究生階段,基于自己對機器人的深刻理解,他研發出相關科技產物,成功吸引了五百多萬的天使投資。但理工科出身的他,在經濟運營和團隊管理方面經驗不足,隨后,因團隊從運營到市場都出現了問題,無奈選擇退出。
不過,興趣和熱愛,終將讓彭志輝找到堅持的方向。
朝氣蓬勃的少年,總有許多天馬行空的想法,這很正常,不過大多數人都是想想就算了。
彭志輝不,他偏要擇將這些想法付諸實踐并分享出來。
2017年,他在B站上創建了自己的賬號,起名“稚暉君”,發布各種硬核DIY視頻。而“稚暉君”的爆火,還要從2021年的一個雨天說起。
一般人下雨天騎車摔倒“用臉剎車”之后,頂多接受教訓,下次小心,或者雨天不騎車。
“腦洞清奇”的稚暉君則認為:一輛車都不能自己跑,憑什么叫他自行車?
于是,他將“肇事自行車”改成了自動駕駛,除了能“自行”,還裝有雷達,識別障礙,精準繞行。
● 自動駕駛自行車。圖片來源:B站@稚暉君
這臺可以自動駕駛的自行車,獲得了任正非點名表揚以及B站老板陳睿頂禮膜拜,還被Java之父轉發點贊。
此前,稚暉君“硬核自制”的作品有:用鋼鐵俠的機械臂給葡萄縫針、用蟹殼蟹腿做“螃蟹號火星探測器”.......
有人統計了一下,完成這些DIY,稚暉君至少需要掌握CAD建模、載板設計、軟件開發設計、電機控制、手工焊電路板等幾十項技能。
● 彭志輝自制的鋼鐵俠機械臂。圖片來源:B站@稚暉君
而除了這些,畫畫、彈吉他、口風琴、剪視頻,他通通都會。網友感慨,除了生孩子,可能就沒有稚暉君不會的。
目前,稚暉君B站賬號有250多萬粉絲,同體量的UP主通常是團隊運作,而他是一個人兼職做。
不過,少年終究還是要畢業。
2018年,從電子科技大學畢業后,彭志輝職場第一站是OPPO研究院AI實驗室,擔任算法工程師,仍舊與他熱愛的計算機緊密相連。
2020年,通過7輪面試后,彭志輝加入華為天才少年計劃,拿到200萬的頂格年薪,當時華為給他的Title是昇騰AI邊緣計算專家。
在華為任職期間,他參與了不少AI項目,并且取得了不小的突破,在華為內部一路高升,那時候他才27歲,不僅得到過任正非的表揚,還拿了不少獎。
按理說,能在27歲拿著百萬年薪,無論如何都稱得上是“金飯碗”,再加上華為的品牌影響力,這份工作不知道令多少人艷羨。
可惜,彭志輝志不在此,內心不甘于窩在舒適區。
在2022年年底,他提出了離職,隨后就開始了自己的創業之路。
● 彭志輝微博截圖
聯合創立智元機器人后,彭志輝把一切重心放到了公司,似乎再也沒有了更新自制視頻的周末。
一直到2025年3月,他帶領團隊發布靈犀X2具身智能機器人,大家才看到,“稚暉君”那顆充滿熱愛的追夢心從未停止。
2、創業2年估值百億
今年,“具身智能”首次被寫入政府工作報告,迅速吸引各方關注。
什么是“具身智能”?通俗來說,就是讓人工智能“擁有身體”。
而在2023年8月,彭志輝就攜具身智能機器人“遠征A1”橫空出世,彼時,距離他從華為離職聯合創辦智元機器人,僅僅過去了半年時間。
● 遠征A1發布會
官方信息顯示,2023年2月,彭志輝聯合上海交通大學教授閆維新創立智元機器人(AgiBot),聚焦通用人形機器人研發。彭志輝負責人形機器人的“大腦”(AI算法與系統),閆維新負責“身體”(機械結構)。
科技是燒錢“黑洞”,智元機器人之所以能夠如此迅速推出“遠征A1”,離不開燒錢。
都說投資是“投人”,擁有百萬粉絲的B站硬核博主“稚暉君”,一創業就獲得了資本的青睞。
成立一年半,智元機器人通過天使輪、A輪、A+輪、A++輪等多輪融資共近15億元人民幣,投資方有高瓴、紅杉、高榕、藍馳、比亞迪、上汽、三花智控、臨港新片區等20多家機構。
近日,工商信息顯示,智元機器人已完成新一輪融資,騰訊領投。
至此,智元機器人在兩年內完成了9輪融資,智元機器人多達48名股東,估值達到了150億元。
但是,投資人的錢不好拿,創業路上也總是會遇到想象不到的荊棘坎坷。
團隊創業不久就遭遇了技術瓶頸:雙足行走算法測試連續37次失敗,機械關節精度始終差0.03毫米,投資人提出質疑“人形機器人是偽命題”。
那個時候,一日一餐是彭志輝的常年狀態,他覺得自己“習慣了,不影響活著,吃飯比較浪費時間”。
● 遠征A1發布會
與北京大學共建聯合實驗室后,轉機隨之而來。
團隊巧妙融合神經科學原理,成功研發出“仿生肌腱驅動技術”。借助這一創新技術,遠征A1機器人得以實現類人肌肉的柔性操控,行走能耗大幅降低40%。
2023年8月,遠征A1機器人發布,作為一款具身智能人形機器人,它可與人類自然交互,執行多元任務,堪稱國產機器人發展歷程中的一座里程碑。
根據彭志輝在發布會上公布的數據,遠征A1身高175厘米,重量55公斤,整體為類人造型。全身擁有超過49個自由度,整機承重80公斤,單臂最大負載5公斤。
● 遠征A1
雙手協作方面,遠征A1手部擁有12個主動自由度,5個被動自由度,配有指尖攝像頭,可以分辨操作物的顏色、形狀、材質,進而模擬壓感。
因此遠征A1既能輕松搬運汽車電池這類重物,也能優雅完成插花等精細藝術操作。
● 遠征A1
尤為引人注目的是,遠征A1的零部件大多國產,從減速機到力控傳感器,關鍵部件均實現自主可控,供應鏈也大多位于國內。彭志輝此前表示,希將整機成本壓縮至20萬元以內,核心零部件自主可控是必選項。
或許是求學期間的創業經歷,讓彭志輝對經營公司有了更深的理解。
在商言商,科技需要長期投入,但公司經營需要將產品市場化,需要自我造血,也是對投資人負責。
彭志輝認為,2024年是人形機器人的商用元年,所以智元公司采取沿途下蛋策略,一方面從事前瞻性研發,另一方面將科技成果盡快推向商用。
在2024年8月的發布會上,智元機器人一次發布了5款人形機器人,適用于3C產品工廠、展廳講解、科技教育等場景,還給同行提供數據采集方案。當年初,智元機器人還發布過一款商用清潔機器人,甚至在上海臨港建設了自己的工廠,來滿足履約訂單、產品交付。
● 2024年8月發布系列產品
2024年12月16日,智元機器人開啟通用機器人商用量產。
3、具身智能劃時代
2025年春晚,宇樹科技機器人,身穿東北花棉襖,在舞臺上“扭秧歌”,被網友稱為最抽象、最賽博朋克的節目。
2025年,也被業界廣泛認為是“機器人元年”,這一年注定會成為機器人技術和產業發展的重要里程碑。
一個關鍵的標志是,多個機器人企業在2025年進入了量產階段。
實現量產意味著,機器人不再只是高科技公司實驗室里的“實驗品”,而是可以大規模投入實際使用,包括工業場景和消費場景。
比如,特斯拉計劃在2025年生產1萬臺Optimus人形機器人,并預計在2026年將這些機器人交付給其他公司。
● 宇樹H1春晚表演
在消費端,宇樹春晚表演,已經讓“具身機器人”深入人心,占領用戶心智。
媒體曾報道,宇樹一夜成名后,旗下通用型機器人H1和G1直接賣斷貨,甚至有第三方店鋪提供相關的租賃服務,訂單已經排到次月。
在宇樹后面,還有許許多多機器人佼佼者團隊,智元機器人位列其中。
智元機器人宣布,旗下第1000臺通用具身機器人已經量產,其中包括了731臺雙足人形機器人,這些機器人可以應用到多個工業場景。
3月,智元公司發布雙足智能交互人形機器人靈犀X2,既可以在家庭日常中提供服務與陪伴,如清潔、整理物品、遞送餐食,可以識別并拾取地面雜物、整理貨架物品,還能在工業場景當中,實現高強度作業。比如在汽車制造中,它能搬運重達50公斤的電池組件,并完成螺絲擰緊、線路檢測等重復性作業。
它的行動能力十分出色,不僅能夠像人類一樣自如地走路、跑步、轉身,還擅長騎自行車、跳舞、操控平衡車,甚至能讀懂藥品說明書。
● 靈犀X2騎自行車。圖片來源:B站@稚暉君
值得一提的是,它還能完成給葡萄縫針這般精細至極的操作。
除此之外,它還能運用視覺去理解和認知周圍的世界。
通過精準捕捉人類的面部表情,解析語音語調,迅速判斷交談對象的情感狀態,實現毫秒級別的交互響應,從而與人類開展自然且流暢的對話交流。
● 靈犀X2給葡萄縫針。圖片來源:B站@稚暉君
更為驚艷之處在于,靈犀X2能夠模擬人類的呼吸節奏,敏銳觀察各種細微動作和肢體語言,展現出極為鮮活、生動的情緒表達,就像擁有真實的情感感知能力一樣。
網友辣評:“宇樹機器人更適合軍用,這個更適合我用。”
可以說,在這一波人形機器人發展的浪潮中,彭志輝和他的智元機器人,不僅展示了人形機器人技術的飛速進步,也預示著一個新時代的到來。
然而,雖然近期具身智能機器人賽道喜事連連,但目前行業整體還面臨諸多挑戰,比如成本控制、倫理問題以及技術穩定性等。
4、保持熱愛,奔赴星海
盡管才過而立之年,就有如此成就,但是面對外界的種種贊揚,彭志輝總說:“我既不是天才,也不是少年。”
真正的天才,或許源自于對事物純粹且極致的熱愛;而少年的定義,無關乎特定的年齡階段,關鍵在于其眼中是否長久閃耀著熾熱的光芒。
正如彭志輝在B站的個性簽名所寫:“保持熱愛,奔赴星海”。
希望他能如他的偶像馬斯克一般,永遠秉持無畏的冒險精神,憑借卓越的科技力量,改寫未來的篇章。文/江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