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蒙為何“反華”?如今寧可餓死也不向東大靠攏,令人難以理解,蒙古國是怎樣變成全球最“反華”國家的?
蒙古國一邊羨慕、嫉妒內蒙古在中國的庇佑下越過越好,一邊又渴望與中國徹底“劃清”界限,這一矛盾的想法使其過的相當“擰巴”。
外蒙古介于中國和俄羅斯之間,兩個大國緊緊將其護在“懷中”,根據地形來看,外蒙古相當安全,而且不用擔心受到一眾西方國家的“打壓”。
但偏偏,外蒙將這份“安全感”視為“威脅”,甚至一度擔心中國會“吞并”它,這是為何?
華夏五千年的燦爛文明中,外蒙古曾在元朝以及清朝時期是我國領土的一部分,公元1271年,蒙古國大汗忽必烈建立元朝,成為中國皇帝,蒙古也至此成為了中國疆土。
然而元朝覆滅后,明朝建立,蒙古又“分裂”出去,成為了獨立的國度,明朝時期,我國未能一舉收復蒙古,只好隔斷了與蒙古的所有聯系。
到了清朝皇太極時期,雖然給予了外蒙古一次重創,但也只是收回了外蒙部分疆土,并未完全將外蒙劃分為清朝疆土。
1698年,康熙皇帝御駕親征葛爾丹,清兵士氣大振,一舉大破準噶爾,而外蒙的疆土也被正式納入中國版圖,徹底完成了對外蒙的統治大業。
辛亥革命后,中國一片動蕩,外蒙古的一些王公貴族們便起了“獨立”之心,開始自立門戶,民國時期,軍閥混戰,中華民國因此失去了對外蒙古的控制權,而蘇聯后續“趁虛而入”,入侵了外蒙古。
當時,蘇聯在斯大林的帶領下,可以說是蒸蒸日上,成為了世界上最為強大的國家之一,對于外蒙古的掌控,蘇聯可以說是手拿把掐。
原本的文化、原本的信仰、使用的語言、文字,皆從源頭上發生了改變,活脫脫成為了第二個“小蘇聯”。
內蒙古與外蒙古百年前曾是一家,因為蘇聯的介入,內蒙古留在了中國,成為了中國領土的一部分,而外蒙古則成為了蘇聯的“附庸”。
自此,外蒙古一直在蘇聯的掌控之下,二戰結束后,中國實力孱弱,在蘇聯的介入下,只能被迫承認外蒙古獨立。
經過復雜的“演變”之后,外蒙古獲得了獨立權,成為了擁有自主行使主權的獨立國家——蒙古國。
蒙古國成立后,中國對其格外照顧,也間接幫助了蒙古國發展壯大,然而蒙古國是什么時候開始與中國“對著干”的呢?
這就不得不提起1960年中國與蘇聯鬧掰的事情了,備受蘇聯“老大哥”羽翼庇護的外蒙古,也理所當然成為了“反華先鋒”。
當時的蘇聯何其強大?能夠與彼時的蘇聯直面硬剛的或許也只有美國了,依附誰能夠讓外蒙古“衣食無憂”?答案早已經在外蒙古心中了。
蘇聯百萬大軍壓境,出現在中蒙邊境,讓外蒙古深刻的明白了一個道理:面對強大的鄰國,既要選擇依賴,又不能完全依賴。
說直白一點,外蒙古因為那段歷史“害怕”了,雖然后來獲得了完全的獨立,那那時蘇聯給它留下的“陰影”是無法消除的。
雖然蘇聯倒下了,但現在的中國比當時的蘇聯更為強大,面對這樣的中國,外蒙古不會給予百分百的信任。
這也因此使得外蒙古做起事情來頗有些“墻頭草”的意味,一會兒向中國靠攏、一會兒向美西方國家“投誠”。
但無論外蒙古如何做,都沒有辦法改變一點,外蒙古吃的、喝的、用的,大多都是中國制造,想要徹底擺脫對中國的依賴是難上加難。
尤其是再回頭看看自己曾經的“好兄弟”內蒙古,竟然比自己混的好了不止一星半點……
內蒙古的經濟總量是外蒙古的好幾倍,人口更是眾多,截止到2022年末,內蒙古全區常住人口高達2400多萬,另一邊的外蒙古呢?加上移民過去的,才300萬出頭……
無論是經濟發展,還是人口總量、亦或者是生活水平,外蒙古發現無論自己如何追趕都比不上內蒙古。
外蒙古不肯過度依賴中國,但又眼紅內蒙古的飛速發展,而這種極大的“不平衡”心態被一些別有用心之人拿來“煽風點火”……
信息來源:蒙古國,熟悉又陌生的近鄰2016-07-11環球時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