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的廬江,茶香氤氳,花語呢喃。安徽師范大學附屬肥西外國語紫云湖小學的學子們懷揣對勞動的敬畏與對實踐的向往,走進白云春豪茶園與天鳴花海,開啟一場以“勞動礪心智,實踐潤童心”為主題的研學之旅。采茶制茶悟匠心,揉香塑皂綻巧思,在指尖與自然的對話中,書寫春日里最生動的成長篇章。
茶山拜師禮,一葉承匠心
清晨的茶園,薄霧未散,紫云湖小學的“小茶人”們已整裝待發。身著漢服的孩子們列隊而立,向老師們行傳統拜師禮,儀式感拉滿的瞬間,傳承的不僅是技藝,更是千年茶文化的精髓。
指尖采春芽,汗滴潤茶香
“一芽一葉,輕掐提手”,茶農師傅的示范動作如行云流水。孩子們腰系竹簍,穿梭于茶樹間,從生疏到熟練,從急躁到靜心。五年級的李子涵擦著額頭的汗珠笑道:“采茶比寫作業難多了!但看到簍里的茶葉越來越多,特別有成就感!”
古法制新茶,匠心見真章
采茶歸來,孩子們化身“制茶小匠”,親歷萎凋、揉捻、烘焙全流程。當嫩綠茶葉在熱鍋中蜷曲舒展,當清香隨蒸汽裊裊升起,他們終于懂得:一杯好茶,需經數道工序磨礪,正如成長需經歲月沉淀。
皂花綻巧思,實踐出真知
午后的天鳴花海,馥郁芬芳。孩子們圍坐長桌,在研學導師指導下,將干花、精油融入透明皂基。有的孩子雕刻出“四葉草”造型,寓意幸運相伴;有的將皂坯染成漸變紫,模仿薰衣草花海。“原來做香皂要像解題一樣,比例錯了就得重來!”
勞動礪心智,實踐潤成長
暮色中,返程的大巴上,孩子們仍興奮交流:“采茶時手指被茶葉染綠了,但好香!”“茉莉皂像把春天裝進口袋!”通過此次研學,讓孩子們在勞動中學會敬畏自然,在實踐中理解“紙上得來終覺淺”的真諦。
(孟燕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