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千萬別低估了中國人民的集體智慧。
“高手在民間”,這次踏踏實實的給特朗普政府好好上了一課。
就在前段時間,特朗普還嘴硬的向全世界宣稱,因為中國不鳥他,要給中國采取報復性措施,美對華關稅加增至245%。
也記不清這是他第幾次,在中國加征關稅這件事上反復橫跳了。
反正中國這邊繼續不鳥他。
因為中國這邊早就提醒過他了:
50%和100%以及更高,本質沒什么區別,所以不會再繼續陪他們玩數字游戲。
結果這兩天貌似看新聞說,特朗普政府啞火了,甚至還對中國這邊表達出了善意。
只不過中國這邊還是不鳥他,畢竟特朗普的反復無常,過河拆橋的伎倆,在全世界是出了名的。
說實話這次中美關稅斗法,起初讓很多國內的外貿商家不擔心,絕對是假話。
就像CNN第一時間跑到中國義烏來,想暗戳戳地用鏡頭記錄下義烏老板娘的窘迫。
在采訪一位名叫聶自勤的老板娘時,聶自勤也老實地承認,自己經營了近20年裝飾品店,有將近一半的業務都在美國,如今面臨如此高的關稅,生意肯定受到了很大的影響。
原本4月底就要出的貨,現在美國那邊的許多客戶,都因為關稅的原因要求暫停生產,怎么解決目前還不知道。
還有一個賣文具的老板娘,也說自己的生意或多或少受到了這波關稅大戰的影響。
所以,當CNN的記者暗自慶幸,并試圖陰陽怪氣地問聶自勤“會不會降價出售,以此來保住美國客戶”時,沒想到聶自勤霸氣回懟:
我們絕對不會因為這荒唐的關稅買單,出貨價格不可能再降。
如果美國客戶要貨,就生產、發柜,如果美國客戶覺得接受不了,那這生意不做也罷。
最后還不忘補充一句:
反正美國客戶不要,就轉給別的國家的客戶。
是的,中國制造從來都不缺生意,全球最大最好最穩定的供應鏈永遠在中國。
CNN的記者聽了當然不服氣,又轉身去問那個賣文具的老板娘。
這次問題更刁鉆:“你們怕不怕美國也建起自己的小商品城?”
沒想到這個老板娘更勇,直接甩出一個英文單詞:“Never!”
CNN記者瞬間語塞,尷尬的氣氛都快溢出屏幕了。
原本他們想暗示,在如此的高關稅下,制造業也許能回流美國,給中國的制造業與之重創。
沒想到文具老板娘直接給她舉了一個例子:
同樣一個保溫杯,美國工人時薪17美元,再加上這杯子的原材料成本,一個杯子賣你上百美元,你會不會買?
記者一時語塞,不知如何接話。
甚至在面對外國媒體,試圖挑釁制造焦慮的時候,他們依然能甩出這樣的話:
不可能降低成本,價格只會上漲不會下跌,以前是客戶要什么我賣什么,現在是我有什么客戶買什么,主動權在我們這里,我們有品牌定價權,關稅最終由美國消費者買單。
美國客戶要就來拿貨,不要就換渠道,義烏產品是賣全球,我們的合作客商遍布五大洲。就算國際貿易沒得做,我們還能做14億人民的生意。
看看,這就是義烏老板娘的底氣和霸氣。
當然,這背后是中國供應鏈在世界霸屏的托底,是義烏商品在全球競爭力的絕對領先。
所以,特朗普政府這次想在關稅上卡中國的脖子,對中國進出口貿易有影響嗎?
從短時間來看,是有的;
但從長遠來看,特朗普政府這樣的行為,最終只能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他們真是太低估了中國人民的智慧了。
02
前有義烏老板娘的霸氣回懟,后就有中國商家“見招拆招,遇神殺神,遇佛殺佛”的應對策略。
人不會被尿憋死,辦法總比問題多。
就在特朗普政府還在焦急等待“北京這邊的電話”時,中國商家已首先打響了應對美國高額關稅起義的第一槍。
特朗普政府不是要增加中國整件商品的高額關稅嗎?
那中國商家也不怕麻煩,就拆成零部件來出口。
并且,說干就干。
充電寶商家把以前組裝好的充電寶,拆成了“電芯+塑料外殼+安全認證服務”;
電風扇商家把以前組裝好的電風扇,拆成“電機技術授權+3D打印方案+空氣動力學報告”;
LED燈具廠家更是把產品大卸八塊,燈珠走“半導體元件”,散熱片走“金屬加工品“,螺絲釘走”精密制造零件“;
他們只需單靠拆拆拆,不帶一點技術含量,把整裝變成分裝,就把成本變相的提高了。
充電寶利潤暴漲了37%,電風扇單價翻了3倍,LED燈具愣是把25%的成品關稅給拆到了8%。
而且,這些零部件運到美國去,美國那邊的商家還要自己想辦法組裝。
你以為這就完了?
這還僅僅是中國商家們的低階操作,這樣的玩法也只能針對那些手中沒有知識專利的產品。
至于那些手握“高端技術”的商品,就更了不起了。
佛山的陶瓷廠把青花瓷茶具拆分成了“陶土胚+釉料包+在線燒制課程”;
深圳的家具廠把實木大床拆解成了“北美橡木+榫卯設計圖紙+匠人雕刻工時”;
這類商家明目張膽的利用知識產權或技術付費的方式來覆蓋關稅。
所以,在報關單上你可以看到,這些商家把堂而皇之的把傳統的商品貿易變成了服務貿易。
陶瓷廠利用中國“非遺燒制技術服務費”,讓青花瓷的關稅稅率直接腰斬到了9%
家具廠也利用知識產權通道,在省稅的同時,還讓自己的商品走上了高大上的路線。
這可是以前想都不敢想的。
有些技術含量高的產品,甚至能直接把特朗普的關稅條文給干成廢紙,實現了以前想都不敢想的零關稅盈利。
說起來還真得好好感謝一下特朗普政府的強(發)硬(瘋)政策。
不然中國商家們還在老老實實地交整件商品的高額關稅,還在時刻關注特朗普政府陰晴不定的臉色行事。
這次,誰來都不好使,神仙來了都得讓道。
03
最頭疼的,當然也不會是特朗普政府,而是首當其沖的美國海關。
毫不夸張地說,中國商家的這波“東方拆包流”,就差把美國海關的報稅單拆成馬賽克了。
同時也恭喜特朗普,終于把中國商家逼成了美國海關看不懂的樣子。
可見其拆分降稅和避稅的邏輯就是:
首先,利用零部件、技術服務費等低稅率差異,重構價值鏈,將高附加值環節(設計、技術)剝離,通過服務貿易或知識產權申報。
接著規避貿易壁壘,美國關稅政策主要針對成品,拆分后難以歸類為“完整商品”。
根據美國海關最新的數據顯示,關稅大戰爆發之后,中國商品對美出口的截獲率暴跌40%,但零部件的報關訂單猛漲了83%。
看到中國商家如此有智慧,越南商家也第一時間來抄作業。
他們的咖啡師傅,摸著中國商家的石頭過河,硬是首創了“咖啡豆拆分大法”:
把咖啡豆拆成了”生豆+烘焙技術指導“,關稅立減了15%。
他們在社交媒體上,一邊感謝中國商家,一邊高興大呼:
這還貴什么貴啊,這波可以站著就把錢賺了……
不僅如此,抄中國商家作業的還有印度紗麗,土耳其地毯。都玩起了”知識拆包流“,借用中國大國的智慧,開始向美國收取專利費,真是倒反天罡了。
再說回美國海關。
難道他們看不出這里面的貓膩嗎?
別人又不傻。
但他們也只能睜一只眼閉一只眼。
畢竟于公,他們深知美國的中小企業非常依賴中國的供應鏈,短時間內根本就找不到代替品。
為了關稅這件事,美國企業都把特朗普政府告上了國際貿易法院了,加州州長帶頭反抗,全國上下游行示威,都在征討特朗普。
即便傻,他們也不會選擇在這個關鍵時刻往槍口上撞。
就現目前的形勢來看,他們已經為特朗普政府背了不少黑鍋了。
于私,他們可不像中國牛馬這么有奉獻精神,別人可沒有什么加班文化,到點就必須下班。
如果被迫加班,他們也不會坐以待斃,畢竟別人頭上是有惹不起的工會罩著的。
雖然他們現在也不敢明目張膽的忤逆特朗普,但他們可以擺爛呀!
再加上前段時間特朗普不是為了發泄,宣布要開始征收小額包裹的關稅嗎?
你就看美國海關鳥不鳥他。
這就相當于一下子給美國海關增加了每天400萬個小額包裹的征稅任務。
怪不得美國海關的負責人,會第一時間就跳出來表明了態度:
想要完全對小額包裹的征稅,至少要多添加至少十幾萬個工作崗位。
這筆帳特朗普政府就自己去算吧,估計征收的這點小額包裹關稅還付不起新員工工資的。
所以,后腳美國海關就宣布,自家系統崩潰了,至于什么時候能恢復,就聽(看)天(心)由(情)命吧。
大概率這事最后也就不了了之了。
只是沒想到,美國海關最終還是沒能逃過中國商家氣勢洶洶地”拆零件大法“。
明明以前只用審核一件商品,現在商品被拆分得亂七八糟,更讓美國海關無語得是,在這些拆分的“零部件”當中,里面還包含了許多需要海關仔細甄別的知識產權費、技術服務費等等。
也就是說他們要在美國厚厚的《232條款》里給我們找出豁免條例。
這不是直接讓美國海關工作強度飆升,干到吐血的節奏嗎?
誰愛干誰干去。
老大老二打仗,結果老三承受了所有的暴擊。
所以他們上不能發泄,下不能得罪,最后只能選擇擺爛。
如果你特朗普不放心要派人來查,那你就來查吧,一查一個不吱聲。
所以特朗普政府還等啥呀,快點派人來中國學習組裝技術吧,不然我真怕你們買了一堆零件回去不會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