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逢谷雨,蓬勃向生。上海,西岸夢中心。一座蘊含“禪意”美學的中式亭臺,一場在“視、聽、觸、嗅、味”五感之中流動的品牌與產品體驗,國貨護膚品牌谷雨首個線下快閃體驗空間——“雨亭”于4月16日正式亮相,并希望通過為期12天的活動增進與公眾和消費者的互動。
谷雨“雨亭”正式亮相上海·西岸夢中心
自 2016 年創立至今,谷雨迎來品牌發展的第九個年頭。借勢 420 谷雨節氣的年度品牌日落地了「雨亭」這一特別企劃,旨在以空間為媒介,讓公眾沉浸式感知品牌「在自然時序中探索平衡之道」的深層哲思:既通過產品體驗與視覺交互展現「科技 + 自然」的科研內核,也以傳統文化解構、公益生態布局、綠色循環實踐等文化基因的顯性表達,勾勒出民族品牌向新而行的立體輪廓。
活動中,谷雨聯合中國高端香水品牌聞獻 DOCUMENTS 特別推出 “谷雨” 時節固體香膏。該香膏以谷雨節氣為靈感,將自然的生機與禪意融入其中,雨后晨露、初綻橙花與果木花香交織,模擬出谷雨時節 “萬物萌動” 的嗅覺意象。“谷雨香膏” 不僅是護膚與香氛的結合,更是對中國美學與現代生活方式的深層演繹。谷雨與聞獻的聯名,并非只是應節氣推出產品,更重要的是傳遞出兩個品牌在基因上對傳統文化的傳承堅守和對中國植萃的執著專研,形成了內在的呼應與連結。
事實上,谷雨在文化軟實力的打造上,并非僅停留在視覺與產品創新表達,還延伸到傳統文化保護與傳承、社會責任踐行與堅守、綠色可持續發展的推動與助力等領域。
在傳統文化保護與傳承方面,它與關注 “非遺傳承” 的合作伙伴合作,將非遺技藝融入產品設計與品牌傳播;與敦煌博物館攜手推出聯名系列產品,把敦煌壁畫中飛天和九色鹿元素融入產品外包裝,讓消費者在使用中實現與千年文化的超時空對話;與國家級非遺木刻版畫傳承人楊乃東合作,在新春之際借千年非遺木版年畫技藝,以 “錢蛇” 為靈感,將美好祝愿融入產品禮盒;還與社媒達人一起讓 “仙居花燈” 再度點亮、讓冰雕技藝在寒冬中大放異彩。在關注傳統文化的同時,對其傳承發展也貢獻自身力量。谷雨通過設立專項基金為非遺文化傳承提供系統性保障。2024 年底,谷雨在中華思源工程基金會發起并投入 500 萬元設立 “思源?谷雨公益基金”,計劃通過開展非遺跨界合作、教育引導、主題傳播等,推動建立專業化、立體化非遺保護傳承體系,塑造公眾文化認同與自信。
24年中秋節谷雨與敦煌博物館聯名海報
在社會責任方面,谷雨持續探索更具生命力和可持續性的公益鏈路。在對光甘草定成分的探索中,發現南疆光果甘草中光甘草定含量更高。為從源頭上把控核心成分品質,2023 年谷雨向廣州援疆工作隊和黃埔區政府反映情況,提出在南疆建光果甘草科研種植基地的需求。當年年底,100 畝光果甘草在喀什地區開始種植。同時,谷雨攜手石河子大學甘草研究所將先進種植技術和經驗帶到喀什當地,惠及周邊農戶,帶動了當地就業增收與產業能級提升。
新疆喀什谷雨光果甘草種植基地
在綠色可持續發展領域,谷雨借助 “雨木共生” 等項目,跑通 “回收 - 再生” 可循環之路。2024 年,谷雨正式啟動 “雨木共生” 計劃,鼓勵消費者通過空瓶回收參與環保行動。活動期間,超 10 萬消費者參與,回收物料累計減碳約 17083 千克,相當于 1509 棵樹 1 年的碳吸收量。通過回收改造,谷雨產品標志性的木蓋 “重生” 為 205 套環保課桌椅,走進廣東韶關大坪小學陪伴山區小朋友成長,讓綠色行動承載公益之美。
此次品牌日,谷雨啟動 “雨木共生 2.0” 計劃,并在 “雨亭” 落地回收裝置,吸引眾多消費者關注。谷雨希望將 “雨木共生” 打造成 IP 化和常態化的運營項目,以實際行動影響更多年輕消費者選擇可持續的綠色新型生活方式。今年活動中,谷雨將增加回收活動城市與回收點,重點覆蓋 27 個城市、31000 個回收終端,擴大項目的影響力與環保效益。
坐落在上海黃浦江畔的 “雨亭”,以獨特方式訴說著谷雨品牌成立九年的成長故事。在這個故事里,品牌因科研、產品、文化、公益、責任等多個維度的注腳,展現出更為立體的一面,這也構成了谷雨更高質量邁向民族品牌崛起和國際競爭的底氣。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