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雨時節,在資陽市廣袤田野間,毗河一期工程、簡資干渠、沱江河畔智能泵站等水利設施如同“水動脈”般奔涌不息,為春耕生產注入強勁動力。自2025年春灌工作啟動以來,資陽市打出“科學調配+工程硬核+精細管理”組合拳,截至目前,全市水利工程蓄水量達3.89億立方米,較多年同期多蓄1800萬立方米,可充分滿足1.47億立方米的春灌保栽用水需求,全力筑牢糧食安全“水防線”。
跨區域調水“一盤棋” 精準補水潤沃野
近日,在樂至縣寶林鎮雙碑村馬鞍橋泄水閘,清澈的毗河水越過精準控制高度的閘口,順渠而下,滋潤著下游村莊。“谷雨正是500多畝水稻育苗的關鍵期,毗河水來得太及時了!”雙碑村黨支部書記呂智平望著潺潺流水,難掩心中的激動。
馬鞍橋泄水閘。
毗河供水工程的效益已惠及多地。寶林鎮三溝村依托毗河供水,去年3000畝枳殼喜獲豐收,產量達600多噸,產值超700萬元,村民的日子越過越紅火。
另一邊,在雁江區中和鎮滴水巖水庫,毗河供水一期工程為水庫群注入新的生機。雁江區水務局水利水電工程移民辦公室主任楊茂強介紹,自3月中下旬起,雁江啟動毗河調水,計劃調水260萬立方米,其中生活用水20萬立方米、農業灌溉用水240萬立方米。
今年,資陽市搶抓春灌黃金期,依托毗河一期工程、簡資干渠、沱江河三大“水動脈”,構建起“骨干+支線”跨區域調水網絡。毗河一期工程自3月20日起,已為12座水庫、6條河道及2000余處山坪塘補水,計劃調水3400萬立方米;簡資干渠將于4月下旬接力,為雁江區沱西送去330萬立方米“及時雨”;沱江河已向東安等3座水庫注入100萬立方米水源,確保清水精準“流”向田間地頭。
病險水庫“除病強身” 灌區改造提效能
除險加固是保障水庫安全運行、提升蓄水能力的關鍵舉措。
近日,在樂至縣東禪水庫除險加固施工現場,工人們正搶抓晴好天氣加緊施工,目前工程已完成80%。作為樂至縣的“水利重器”,東禪水庫除險加固后蓄水量可達900多萬立方米,預計5月中旬將向大佛鎮供水200萬立方米,助力當地農業生產。
蓄滿水的水庫。
今年,資陽市多管齊下強化工程保障。2.2億元國債資金用于完成32座中小病險水庫整治,恢復1.27億立方米蓄水能力;4560萬元中央預算內資金助力24座小型水庫除險,預計新增0.38億立方米庫容;1434萬元專項投入用于消除315座小型水庫隱患。同時,完成4處中型灌區續建配套與現代化改造,16.8萬畝農田將從中受益;各水庫管理站對1170余公里干支渠開展“地毯式”排查,打通灌區骨干渠系“最后一公里”。
節水護水“齊參與” 智慧調度保豐收
在科學調水的同時,資陽市還廣泛開展節水宣傳,推動全民積極參與。
3月21日,以“點滴匯聚未來 節水你我同行”為主題的資陽市節約用水宣傳集中啟動儀式在雁江區第一中學城東分校舉行。學生劉晏伊表示:“我們要保護水資源,做到人走水停?!?/p>
3月21日至28日,全市積極開展節水常識普及和水法律法規宣傳活動,推動節水理念深入人心,讓節水成為全民自覺行動。
學生們積極響應節約用水號召。
據悉,為實現春耕期水資源效益最大化,資陽市嚴格推行“三統一”用水審批制度,構建起嚴密的水資源調度體系。各部門協同聯動,結合水庫蓄水量、區域旱情和農作物需水規律,遵循“生活優先、節水先行”原則,科學編制供水方案。
與此同時,一場覆蓋全市鎮(村)的渠道清淤攻堅戰全面展開。1700余套機械設備投入使用,對全域灌溉渠道進行清理,修復290余處破損設施,疏通1726公里輸水脈絡。此外,資陽市還建立常態化巡查維護機制,守護輸水通道,確保春灌期間水流順暢,實現高效輸水。
清淤后的渠道。
暮春的資陽,渠水歡歌,沃野披綠。從“望天田”到“高產田”,從“大水漫灌”到“精準滴灌”,一幅科技賦能、人水和諧的現代農業畫卷正徐徐展開,為“天府糧倉”夯實堅實的“水底座”。
全媒體記者 凌曦曦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