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據多家外媒報道,埃及駐韓國大使哈立德·阿卜杜拉赫曼發布聲明稱,埃及即將和韓國達成一項新的采購協議,埃及空軍將采購100架韓國FA-50輕型戰斗教練機,同時埃及還將連帶獲得該機的技術。隨后韓國FA-50的研發方韓國宇航工業的一名官員也證實,并稱這次的采購將推動埃及航空業的發展,尤其韓國與非洲和中東地區戰略伙伴的關系。從報道來看,埃及購買FA-50基本是板上釘釘了。
FA-50(資料圖)
不久前,央視已經官宣了解放軍殲-10戰斗機、運油-20空中加油機、空警-500預警機等軍機組成的機隊抵達埃及的消息,這支規模不小的機隊,將與埃及空軍進行代號為“文明之鷹-2025”的聯合演習。解放軍空軍大機隊抵達埃及的消息一出,各方也紛紛猜測這會不會是中埃兩國將會加強在國防尤其是空軍領域合作的一個信號。不過,就在中方機隊抵達埃及之際,有一些外媒卻報道了埃及空軍準備采購100余架韓國造FA-50戰斗教練機的消息。
目前,官方還沒有給出具體的解釋,但我們可以從幾個方面大膽推測一下:首先,價格因素可能是關鍵。雖然我們不知道具體的價格,但韓國戰機在價格方面可能更具競爭力,畢竟100架戰機可不是一筆小數目,這對于埃及的國防預算來說,也是一個巨大的挑戰。其次,技術性能也可能是一個考慮因素。韓國的KF-21“雄鷹”戰斗機雖然現在還處于測試階段,但在某些方面可能比梟龍和殲-10CE更具優勢,比如某些先進航電系統或者雷達系統,這對于埃及空軍來說,或許具有更大的吸引力。
此次中埃演習,殲-10C大出風頭(資料圖)
韓國KAI方面在推銷KF-21戰斗機時就表示,和同等級的其他國家戰斗機相比,韓國的KF-21戰斗機能夠比對手便宜30%-40%,客戶的訂購數量越多,價格優勢就越明顯。阿聯酋雖然也是中東產油國之一,被不少中國網友戲稱為“土豪國”。但在武器裝備的選購上,還是非常注重性價比的。所以,最后選擇韓國的KF-21戰斗機,也不是什么讓人意外的事情。不過,目前的KF-21戰斗機,嚴格意義上來說還算不上真正的第五代隱身戰斗機。
這次中埃聯合訓練,埃及飛行員開著殲-10CE把蘇-35S的戰術動作全學走了,臨走前還圍著機屁股轉了三圈,就差沒拿尺子量了。要說埃及人不動心,鬼都不信。最逗的是印度媒體急得跳腳,非說韓國人搞腐敗搶了中國訂單。也不看看自家"光輝"戰機啥德性——30年磨一劍,服役十年摔了七架,連自家空軍都不要。要說腐敗,印度買36架陣風花了88億美元,單價比F-35還貴40%,這操作連華爾街之狼看了都直呼內行?,F在倒打一耙說別人行賄,簡直是賊喊捉賊。
不管怎么說,這筆交易對中國、韓國和埃及三方來說,都將產生深遠的影響。對中國來說,這或許是一個警示,提醒我們必須不斷提高自身戰機的競爭力,才能在國際市場上保持領先地位。對韓國來說,這無疑是一次巨大的成功,將極大地提升他們在國際軍火市場上的影響力。而對埃及來說,這將是一次空軍力量的重大升級,增強其在地區軍事力量的競爭力。
中埃軍演(資料圖)
“埃及這是在玩平衡術!”軍事專家張教授分析,埃及采購FA-50就像買“低配手機”,而殲-10CE才是“旗艦機”。聯演中殲-10C的表現讓埃及飛行員“眼睛都直了”,后續采購大概率只是時間問題。更耐人尋味的是,埃及2025年國防預算59億美元,卻敢花10億買FA-50,背后可能有韓國提供的“無息貸款+技術入股”組合拳。而中國這邊,運油-20和空警-500已常駐埃及,擺明了要在中東扎根。中東的棋盤正在被重新洗牌。埃及的選擇是無奈之舉還是深謀遠慮?這場軍購背后的博弈,或許才剛剛開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