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烏魯木齊4月24日電 (茍繼鵬)2024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評選結果24日揭曉,新疆喀什莫爾寺遺址入選。
莫爾寺遺址位于喀什市東北方向伯什克然木鄉莫爾村外一處高臺上,現存一方一圓兩座佛塔,它是已發現位于中國最西部、保存最好的泥土建筑佛塔,也是中國早期大型地面佛寺和佛教中國化的典型代表,充分體現了佛教在古代新疆地區傳播和盛行的經歷。
莫爾寺遺址。(資料圖)受訪者供圖
根據考古測年,莫爾寺遺址始建于公元1世紀,隨后在不同歷史時期經歷多次改擴建,直到公元10世紀后逐漸廢棄。19世紀末20世紀初被發現。
2019年,中央民族大學與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合作,對莫爾寺遺址進行主動考古發掘,同年,遺址發掘被列入中國國家文物局“考古中國”重大項目。
在歷時近6年的發掘中,考古人員相繼清理出密集的建筑群遺跡,包括兩座佛塔的塔基,包含僧舍、回廊式佛殿、長方形佛殿、講經堂、廚房等在內的18座單體建筑共62個房間。依據2024年發掘的結果,考古人員判斷,圓塔應該是曾經寺院的核心位置,后來隨著莫爾寺僧侶的數量增加,對寺院做了擴建,才有了旁邊的方塔,以及周邊更多的配套設施。
“從目前發掘結果看,莫爾寺遺址的結構布局基本保存完整、寺院建筑類型較為齊全、時代較早且延續時間較長,2024年的發掘為我們提供了佛教早期傳到中國后如何建設宗教場所的線索。”中央民族大學教授、莫爾寺遺址考古發掘項目負責人肖小勇說。(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