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中國先是出手,對著美國的豌豆,象征性地加了點稅,也就10%。大家當時還都覺得,這力度不大。
結果誰知道沒過幾天,中國突然發力,對著加拿大的豌豆直接就是一記狠招,關稅一下子飆到100%,這簡直是天價關稅了。
更讓人想不到的是,中國竟然同時跟烏克蘭簽了個大單子,要大量買烏克蘭的豌豆。
這來來回回幾招下來,表面上看是豌豆的買賣,但背后肯定沒那么簡單,這“豌豆戰”里面,還有什么秘密?
美國反噬自身,中國精準反擊
時間撥回到2025年初,那時的國際貿易局勢可謂是暗流涌動,美國特朗普政府宣布對來自中國的進口商品加征10%的關稅。
理由還是老一套,指責中國是毒品源頭,這種甩鍋行為實在讓人啼笑皆非,要知道中國禁毒力度之大,在全球都首屈一指。
沒誰看不出來,美國這招其實就是想壓制中國的新能源汽車這個新產業,不光這樣,美國的關稅也伸向了它北邊的鄰居加拿大。
南邊的墨西哥跟著也遭了殃,眼瞅著美國這么欺負人,中國肯定不能坐以待斃,在3月4號那天,中國的相關機構就發了個公告,正式開始行動了。
對于美國進口的一些商品也加征關稅,這反擊可以說打得挺準,農產品中國就給它們加了15%的關稅,肉類水產品這些東西,也加了10%的關稅。
要知道中國那可是美國農產品的大買家,美國出口的農產品,差不多有18%是賣到中國來的,中國這一下加關稅,簡直是直接打到了美國農業的痛處。
之所以選農產品下手,一方面農產品關系到老百姓吃飯的大事,肯定重要,另一方面,也是巧妙地抓住了美國的弱點,直接損害的不是表面利益,更是整個地區甚至國家的經濟利益。
所以說中國這招,真是打得又準又狠,這還只是中國反擊的第一步,后面還有熱鬧瞧。
站隊慘遭雙重暴擊
說起來這其中最沒有想到的,恐怕還是加拿大,因為它們番義無反顧的站隊,換來的不是美國的賞識,而是結結實實的背刺。
甚至美國在對其乳制品稅率竟然喪心病狂地高達250%,這簡直是往絕路上逼。
而這還沒有結束,因為中國這邊也開始了加稅,就是豌豆,直接加稅100%,這就意味著他們要掏的成本直接翻倍了。
要知道豌豆可是他們對華出口的支柱型農產品,這100%的關稅,幾乎等同于直接封殺了進入中國市場的道路。
不僅如此,除了豌豆很多加拿大優勢產品,也分別被加征25%到100%不等的關稅。
加拿大本以為傍上美國就能占到好處,結果卻成了中美貿易戰的炮灰,可謂是賠了夫人又折兵。
烏克蘭柳暗花明
正當北美農民在關稅戰中叫苦不迭的時候,遠在東歐的烏克蘭,卻意外地迎來了一縷陽光,中國跟烏克蘭簽了個協議開始輸入豌豆,還要開始大手筆采購。
對于烏克蘭來說,那絕對是好事,因為他們在戰前就是全球豌豆主產區之一,雖然戰火紛飛,但是農業基礎依然雄厚。
這會兒中國跑去買它的豌豆,那不一下子就拉動了當地的收入,當地農民肯定也高興,總算看到點盼頭了。
中國同時還是俄羅斯和烏克蘭的重大貿易伙伴,跟烏克蘭加強糧食合作,一方面能保證咱自己的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里。
另一方面在俄烏沖突這個大背景下,也能巧妙地在兩國之間找個平衡點,這外交手段,真是高明,再看看北美那邊,那情況真是一個天上,一個地下。
加拿大的農業農村部,一聽說中國要加關稅,急得連夜開會商量對策,官員們個個愁眉苦臉的,感覺一下子沒了主意。
美國大豆協會也急得跳腳,大聲疾呼需要中國市場,畢竟失去中國這個龐大買家,北美農民面臨巨大的經濟損失。
而烏克蘭的農民,卻干勁十足,開始積極擴種豌豆,準備迎接來自中國的大訂單。
豌豆背后的真相
這場因豌豆引發的關稅大戰,看似是一場貿易摩擦,其實是一場國際話語權的較量。
加拿大的遭遇更是明顯給大家提了一個醒,在大國博弈中,盲目站隊風險極高,稍有不慎,就會淪為炮灰,落得兩頭不討好的下場,因為國際關系中,沒有永恒的朋友,只有永恒的利益。
一顆小小的豌豆,竟然引發了如此巨大的國際風波,這看似荒誕,卻又真實地反映了當前國際貿易格局。
豌豆風波也告訴各國,在全球化時代,開放合作、互利共贏才是正道。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