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央廣網消息,美方4月12日豁免部分產品“對等關稅”,中方正在評估影響。誰能想到,短短48小時不到,事情就發生大反轉。
特朗普先是拋出部分商品關稅豁免的消息,涉及計算機、智能手機等,這些產品中不少都來自中國,豁免產品占中國對美出口總量的20% - 25%,外界當時普遍覺得這是美國在關稅問題上對華讓步,部分企業還以為“希望來了” 。可沒成想,特朗普立馬變卦,直言沒有宣布任何關稅豁免,只是把相關產品轉到別的關稅類別。
美國股市動蕩(資料圖)
特朗普為啥突然否認關稅豁免?背后有自己的盤算。他說“沒有豁免,只是轉移”,就是想告訴外界,關稅政策沒有放松。把電子產品調整到“半導體類別”等新稅目,就是給以后加更高關稅留后手。這樣既能穩住美國國內產業,又不讓人覺得是向中國低頭,還能繼續對貿易伙伴保持威懾。
特朗普的核心選民支持“美國優先”,他否認豁免,是為了在這些人面前立住“絕不向外國服軟”的人設。甚至把輿論批評的矛頭指向媒體,說媒體“錯誤報道豁免”,拿媒體當“替罪羊”,想把政策反復的鍋甩出去。
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也表示,豁免是“暫時性的”,以后半導體、藥品這些領域要面臨更高關稅。這很明顯,特朗普是打算分階段強化貿易壁壘,給后續加稅鋪路。
特朗普(資料圖)
特朗普這關稅政策來回變,把美國自己折騰得夠嗆。就說政策調整的節奏,11號美國海關宣布豁免智能手機、芯片等電子產品關稅,兩天后特朗普就否認,后面又說考慮汽車關稅豁免,一天一個樣,市場根本反應不過來。美股因為這劇烈震蕩,企業連供應鏈規劃都沒法好好做。
美國政府內部也因為這事兒矛盾公開化。商務部說豁免是“臨時措施”,特朗普卻堅稱“沒有豁免”,兩邊說法對不上號,外界都看笑話,不少人批評這政策“荒唐至極”,搞得美國經濟的不確定性大增。
美國這種自顧自調整關稅的做法,把全球貿易體系攪得一團糟。完全無視WTO規則,自然引發多國抗議。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發出警告,說美國這政策可能讓全球貿易萎縮1%,別小看這1%,放在全球貿易這個大基數上,影響可不小。
美國盟友們也坐不住了。日本首相石破茂明確表示“不打算重大讓步”,美日在汽車、農產品等領域的談判陷入僵局。日本都這么硬氣,歐盟這邊態度也不含糊。歐盟之前就對美國威士忌、汽車等商品加征25%報復性關稅,德法等國呼吁減少對美依賴。不過歐盟在安全方面受北約約束,所以態度是反制和觀望并存。
特朗普(資料圖)
墨西哥因為番茄被美國加征20.91%關稅,直接威脅要進一步反制。加拿大和墨西哥統一戰線,一起抵抗美國的單邊主義。澳大利亞擔心供應鏈斷裂,開始尋求和中國緩和關系。韓國半導體產業被沖擊,三星等企業都在游說政府向美國施壓。
特朗普這次盯上的半導體等關鍵領域,一直是中美經貿博弈的焦點。他這看似反復無常的操作,本質上還是不想放棄對中國芯片和高新技術產業的打壓。但他也清楚,蘋果、英特爾這些科技巨頭在美國影響力大,得罪他們和消費者,國內市場肯定亂套,股市也得崩。所以先暫緩對電子產品征稅穩住國內,又留著后續加稅的可能,想在關稅談判上占上風,逼中國讓步,還打著加速制造業回流美國的算盤。
不過,特朗普的如意算盤恐怕沒那么好打。中國經濟韌性十足,通過“一帶一路”、和東盟等合作,不斷拓展國際市場,美國想圍堵沒那么容易。要是美國盟友持續反抗,再加上中國這邊穩扎穩打,美國最后說不定得被迫調整策略。但從目前看,美國全面撤回關稅難度很大。特朗普這關稅牌打得稀碎,最后只會讓美國陷入自己制造的混亂,盟友和美國之間的裂痕也會越來越大,而全球多極化貿易體系則會在這過程中加速形成。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