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河南周口的一條視頻在網上炸開了鍋,畫面里一個壯小伙被幾個人圍著毆打,最后被踹倒在綠化帶里,看得人揪心。本以為是街頭混混鬧事,沒想到起因只是一起小小的交通事故,更讓人沒想到的是,肇事方不僅不賠錢,反而全家上陣動手打人,這波操作簡直刷新了大家對“囂張”的認知。
事情需要從4月17號晚上說起,25歲的高先生忙完事兒開車回家,走到西華縣大王莊附近時,后方突然竄出一輛五菱宏光賓果,強行超車不說,剛超過去就急著并線,“砰”的一聲撞上了高先生的車,接著失控沖到路邊。高先生下車查看,想著好好處理事故,結果從五菱宏光里下來一家三口,女的二話不說上來就朝他眼睛揮拳,男的和孩子也跟著動手,后來還叫了朋友來幫忙,五六個人圍著高先生一頓揍。視頻里能看到,高先生1米九的個子、180斤的塊頭,平時愛健身,可架不住人多,被拽倒在綠化帶里,有人跳起來踩他頭部,有人從背后鎖喉,幸虧他反應快才掙脫開來。
這事兒曝光后,評論區直接炸了鍋。有網友扒出監控細節:“五菱車主逆行超車本來就全責,撞了人不道歉反而打人,一家子跟黑社會似的,尤其是那個女的,專挑眼睛打,這不是故意傷人是啥?”還有人發現更離譜的點:“打架時孩子也跟著動手,父母這么教孩子,以后能長成啥樣?”更多人替高先生捏把汗:“幸虧他體格好,要是換個瘦弱的,說不定就被打傷了,大晚上的在鄉村路上,周圍沒監控咋辦?”
高先生可不是軟柿子,當天就報了警,還把行車記錄儀交給警方。視頻里群毆的場面太清晰了,警方直接刑事立案,認定這是聚眾斗毆。按理說交通事故常見,但升級成刑事案件的不多,這次全因為肇事方太沖動。有網友擔心高先生會和解,畢竟對方可能賠錢求情,沒想到他在賬號里明確回復:“堅決不和解,必須讓他們付出代價。”后來有知情者透露,高先生家里條件不錯,開奔馳車,根本不差錢,就是咽不下這口氣——自己正常開車被撞,反而被打,要是用錢了事,以后這種囂張的人只會更多。
隨著事件發酵,網友們的討論越來越深。有人說:“現在開車必備行車記錄儀,關鍵時刻能救命,這次要不是高先生有記錄,對方賴賬都沒證據。”還有人分析法律后果:“聚眾斗毆可是重罪,主犯要判三年以上,留了案底以后找工作、考公務員都受影響,尤其是那個動手的孩子,才十幾歲就參與打架,前途都毀了。”當然也有不同聲音:“會不會有誤會?比如對方以為高先生要動手,才先下手?”但立刻被反駁:“視頻里高先生剛下車,對方就沖上來打,明顯是蓄意挑釁,而且逆行超車在先,全責沒跑。”
目前警方已經抓獲一名參與者,那個最先動手的女子住院了,有網友調侃:“這是‘打輸住院,打贏坐牢’的經典案例啊,以為裝病能逃避責任?法律看的是證據,視頻里她下手最狠,跑不了。”高先生這邊也很硬氣,明確表示只要法律規定的賠償,多余的錢不要,就要讓對方被刑拘,留個案底好好反省。
這件事看著是個例,卻戳中了大家的痛點:生活中遇到矛盾,到底該怎么處理?有人覺得“動手能解決問題”,其實拳頭只會讓事情失控。高先生的做法給大家提了個醒:遇到事故先冷靜,保留證據、報警處理,別被情緒牽著走。尤其是現在路上車多,小刮蹭難免,但一旦動手,輕則拘留罰款,重則刑事犯罪,得不償失。
再看網友們的憤怒,其實不光是為高先生不平,更是對“囂張跋扈”的反感。明明自己錯在先,反而仗著人多欺負人,這種心態要不得。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有錢沒錢都得守規矩,體格強不強都不能動手打人。高先生堅持不和解,某種程度上也是在維護社會規則——犯錯就得付出代價,不是賠錢就能了事的,尤其是涉及暴力,必須讓法律來教育。
最后想說,開車上路,安全第一,遇到問題別急別躁。行車記錄儀、監控探頭都是“眼睛”,別心存僥幸。這次高先生的遭遇也算給所有人敲了警鐘:沖動是魔鬼,拳頭解決不了問題,只會把自己送進坑里。希望這樣的事少一些,大家都能平平安安出門,規規矩矩做事,遇到矛盾多想想后果,別讓一時之氣毀了自己和家人的未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