質樸匠心逐夢鴻鵠之志,心懷大愛領航美麗之路
——訪整形外科專家 徐劍煒教授
“翩若驚鴻,婉若游龍。”自古以來,中華兒女對于美的追求從未停止,無論是古時人人皆驚嘆于沉魚落雁之姿,抑或是現代的化妝和穿搭技術,人們自始至終都在美麗之路上精益求精地探索。如今,隨著現代科技的快速發展,醫療美容技術異軍突起,逐漸成為了逐夢美麗之路的最大助力,譜寫出一幅新時代的美麗畫卷。
徐劍煒,整形外科專家、美國哈佛醫學院麻省總醫院整形外科高級訪問學者、中國名醫專家委員會醫學美容專業副主任委員……懷揣著一片赤誠之心,徐劍煒奮發拼搏、履踐致遠地行走在整形外科的道路上,以一雙妙手幫助廣大患者雕琢美麗容顏,讓他們找到自信,再次于生命的舞臺上綻放出熠熠光輝。
順勢而為,創醫美新篇
美,作為人們生活中的重要因素,其不僅體現了個人的審美趣味,更是文化、社會與時代的縮影。許許多多的人通過打扮自己來展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與追求。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美麗的標準與形式雖不斷變化,但那份對美的熱愛與執著,卻如璀璨星辰,穿越時空,恒久閃耀,無論時代如何變遷,那顆追求美的心,始終如一。
當下,伴隨著醫療美容行業的不斷發展與前進,一批批堅守初心、心懷大愛的醫療精英砥礪前行、矢志不渝,他們始終不忘投身為醫的情懷,保持著謙卑的姿態,為醫療美容行業、為無數人的美麗保駕護航,徐劍煒教授便是其中之一。醫美,即醫療美容,是指運用藥物、手術、醫療器械以及其他具有創傷性或者不可逆性的醫學技術方法,對人體各部位、容貌進行修復和再塑的美容方式,通過醫療美容的方式,人們可以改善自身容貌上的不足,提升自身美感,實現美麗蛻變。
從業三十五載春秋,徐劍煒教授與醫療美容行業的緣分,已然千絲萬縷。1983年,徐劍煒以優異的成績進入上海醫科大學(現復旦大學上海醫學院)就讀醫學系醫學專業。就讀期間,徐劍煒勤勉刻苦,他如饑似渴般地學習著醫學知識,力求為人類醫學事業做出自己的點滴貢獻。光陰如梭,轉眼間徐劍煒便從一名孜孜不倦的學生變成了一位即將走向工作崗位的醫師,也正是他此次的轉變,繪就了他與醫療美容行業的壯美畫卷。
至1989年,徐劍煒畢業后選擇了留校,在中山醫院整形外科開始了他的工作新征程。走上工作崗位后,他拜師于當時聞名業內的孫以魯和黎冠瑜教授門下,跟隨他們學習著當時業內最先進的整形技術,并不斷鉆研精進,最終于日積月累中迅速成長起來,逐步研發出一套新型且高效的治療體系,其中以1993年和1996年的兩個案例最具有典型性。
1993年,當時年輕的徐劍煒力排眾議,在中山醫院率先采用電生化技術治療難治性血管瘤,并一舉大獲成功,為難治性血管瘤的綜合治療提供了有效手段。1996年,徐劍煒更是驚世駭俗地在世界上首次采用雙側陰股溝皮瓣行全尿道再造合并陰道,同樣取得了成功,為外傷后的殘疾患者以及腫瘤患者帶來了福音。因此,徐劍煒在2006年不負眾望成為了整形外科主任醫師,贏得了一眾患者的好評與贊譽。
精益求精,淬高超技藝
大辯不言,盡管徐劍煒教授已經取得了世俗意義上的成功,但他仍不忘初心,希望能夠用自己和醫療美容行業的力量,為更多的人帶去美麗,讓生活到處洋溢著美麗的氛圍。于是,徐劍煒于1999年11月遠赴美國哈佛醫學院麻省總醫院整形外科進修,在那里,他師從美國著名的顱面整形外科專家,了解到了目前世界的學術最前沿,且立志將更加高超的技藝帶回國內,造福于千家萬戶。
合作共贏,更上層樓。在美國哈佛醫學院麻省總醫院工作的近三年時間里,徐劍煒與美、日、韓等諸多國家的一流的整形外科專家建立了密切的聯系,通過與他們的交流,徐劍煒逐漸掌握了世界上最先進的整形美容技術,尤其在眼神調節術、面部綜合年輕化、一次性大容量自體脂肪移植隆胸術、綜合私密部整形等領域造詣深厚。此外,他的有關運用組織工程技術構建彈性軟骨的論文還榮獲了美國整形外科教育基會2001年論文競賽一等獎與美國東北部整形外科學會2001年年會最佳論文獎,引得業內外的廣泛贊嘆。
2002年9月,徐劍煒教授學成歸國,并于同年11月起任中山醫院整形外科組織工程實驗室主任。在任職期間,徐劍煒依舊堅持創新,探究更為先進的醫療技術,他的許多論文也榮獲了不少國際嘉獎,如2003年美國美容整形外科學會第36屆年會最佳論文獎、2003年第七屆全國整形外科學術會議優秀論文二等獎……
高山仰止,依托于自身在組織工程方面所取得的顯著成就,徐劍煒在2001年至2003年間連續三年接收到美國整形外科研究學會邀請,請他為該學會年會撰寫有關組織工程的述評。作為華人中的第一人,如此殊榮,是徐劍煒多年來智慧與汗水的結晶,更彰顯了我國在整形外科方面取得的巨大進步和耀眼成就。
2011年3月,從業已近二十年的徐劍煒作為中國整形美容專家被邀請參加第29屆大韓美容成形外科學術大會,在此會議期間,他與第一位提出脂肪干細胞合并自體脂肪注射隆胸的日本專家Yoshimura同臺交流“一次性大容量自體脂肪注射隆胸術”,并獲得了作為第一位大陸整形外科學者獲邀免費參加2012年學術大會的機遇。同時,他于2011月5月因上述成績被邀請參加臺灣美容外科醫學會和臺灣整形外科醫學會聯合月會,由此搭建起了海峽兩岸有關整形外科交流的橋梁,加深了雙方之間的聯系,成為了第二位獲此殊榮的大陸整形外科專家。
賡續前行,在2011年12月于北京召開的“第二屆醫療美容國際合作洽談會”、“第16屆現代整形美容臨床技能學術研討會”和“第3屆海峽兩岸醫療美容高峰論壇”上,徐劍煒教授做了關于《眼神調節術》的專題演講,首次提出了“眼神調節術”的概念,引起了一眾與會者的轟動。至2015年5月,徐劍煒因肛門再造方面的顯著成就,獲得了上海《新聞晨報》“醫者”專欄長篇報導,再次聞名于業界。
2019年獲得第二屆中國眼整形會長聯盟“金刀獎”、2023年成為中國整形美容協會醫學美學設計與咨詢分會第二屆理事會常務理事……這些耀眼光芒的背后,是一位醫師的淳淳醫心,是一位學者數年來的砥礪前行。我們堅信,在徐劍煒教授的帶領下,中國整形外科將會一往無前,在世界醫學的舞臺上,大放光彩。
逐夢未來,尋美麗永駐
提起當下許多人對于醫美會產生巨大身體疼痛的誤解,徐劍煒表示,整形外科是以麻醉技術的廣泛應用為基礎的,無痛原則作為四大整形外科手術原則中的首位,并不像人們所想象般的可怕,所有不適都是可以輕松承受的。同時,作為一名從業已久的醫師,徐劍煒有著高尚的醫德,他會根據患者的不同類型施以不同的治療方式。例如,對于一些不必要整形的求美者,他選擇說“不”,而對待一些對生命的美好有追求的求美者,他會支持他們的選擇并給予他們幫助。
不僅如此,心懷大愛也是徐劍煒從業中的一個生動寫照。在1996——1999年間,徐劍煒治療過一個因車禍而導致會陰部撕脫、尿失禁、大便失禁的11歲的小女孩,經過三年的治療時間,徐劍煒為她重建了肛門,使她不僅能夠控制大便,還能控制排氣,并成功地再造了生殖道和尿道。然而,到了為小女孩重建尿道括約肌時,她的家庭已無力負擔治療的費用。當時尚且年輕的徐劍煒毅然選擇為她組織募捐,并最終籌集到一萬五千元,其中徐劍煒捐的五千元是他當時兩個月的工資,可謂是醫者仁心。
乘時代之東風,2016年,徐劍煒借助4G技術剛剛出現的契機,建立了一個醫美教學的平臺,開始了手機直播教學。懷揣著一顆赤誠之心,他希望能夠借助手機直播,讓業內技術過硬的專家帶動更多的年輕醫生,在世界范圍內提高業界的整體水平、提高國人對中國醫美的信任度。
時光荏苒,三十五載春秋如白駒過隙。在從業期間,徐劍煒秉持學醫初心,刻苦鉆研醫學,推陳出新地提出許多新且高效的治療方案,為一種患者帶去福音。作為一名中國的整形外科專家,他還始終心系家國,為中國整形外科的發展殫精竭慮,為國內外的學術交流搭建橋梁。“志之所趨,無遠弗屆,窮山距海,不能限也。”徐劍煒將不畏艱險、奮力拼搏,始終如一地領航于美麗之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