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廣州市執(zhí)信中學天河校區(qū),圖書館功能室搖身一變,成為學生們表演的大舞臺。“要到東關看五猖會去了!”初一學生劉立基化身“小魯迅”,演繹《朝花夕拾》中的經典片段,引發(fā)了很多學生觀眾的共鳴。
劉立基等很多學生通過課本劇演繹,對《朝花夕拾》整本書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他們對魯迅筆下充滿溫情回憶與理性批判的世界,有了不同角度的閱讀感悟。
近年來,廣州市基于學習場域,聚焦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力推中學語文整本書閱讀教學實踐,努力深化語文學科的育人功能。
“以前,社會對人才的知識儲備量,尤其是記憶性內容要求較高。為了讓學生在短時間內學習大量知識,很多語文老師通常會節(jié)選名篇名段‘喂’給學生,讓他們盡快掌握相關內容、積累字詞句等基礎知識。”廣州市教育研究院副院長陳坪直言,很多名篇名段雖然是“珍珠”,但缺乏“一根線”將其貫通連接。更重要的是,這種功利性的碎片化閱讀,打亂了文學作品的完整肌理與思想脈絡,導致很多學生缺乏對文本整體性的把握能力,“只見樹木不見森林”。
隨著人工智能對社會發(fā)展的深度影響,社會對人才的素養(yǎng)要求,不再局限于知識儲備量,而側重于其在破解真實問題時,所需要的全局性思維和復合型能力。面對人才需求的轉變和傳統(tǒng)教學的困境,國家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制定新課標,并著力推進新課程改革,幫助教師將教學目標聚焦于必備知識、關鍵能力和核心素養(yǎng)。
“一本書往往蘊含著脈絡清晰的邏輯體系。學生通過梳理一本書完整的內容架構,才能構建整體性的知識體系和思維網絡,鍛煉深度探究思考等能力。”在陳坪看來,整本書閱讀順應新課標改革導向,具有獨特的育人價值。在國家教學改革方向的引領下,廣州市教育研究院帶動全市學校開展中學語文整本書閱讀教學改革,著力推動閱讀教學從知識本位轉向素養(yǎng)本位。
原來在部分學校,偏重應試的閱讀窄化了很多學生的視野,很多學生“緊盯”文學書籍,難以形成對社會的全面認知。陳坪介紹說,為擴大學生的閱讀面,他們將閱讀書目擴展為文學類、文化類、實用類、學術類四大類型,努力通過廣泛多元的閱讀,拓寬學生的認知邊界和閱讀能力。
部分學生對整本書閱讀興趣不強,如何激發(fā)學生閱讀的內驅動力,點燃他們的閱讀熱情?執(zhí)信中學、廣東廣雅中學等很多學校精心設計豐富的項目式學習任務,調動學生閱讀的積極性。很多學生自由組建閱讀小組,自主推進閱讀進程,用自己感興趣的方式呈現(xiàn)閱讀成果。
在《昆蟲記》整本書閱讀項目中,執(zhí)信中學設計了“制作昆蟲模型”的跨學科項目式學習任務。執(zhí)信中學副校長陳美霞介紹說,學生們自由分組開展閱讀,深入研讀書中描寫片段,從繁多的昆蟲種類中挑選蜣螂、紅螞蟻等感興趣的昆蟲,制作出多樣、精美的昆蟲模型。執(zhí)信中學還引入了“外來入侵生物”科普專題展,讓學生們從中深化了保護生態(tài)環(huán)境的責任意識。
部分書籍的整本書閱讀有一定難度,學生們在閱讀過程中容易“碰壁”。如何對學生加強閱讀指導?廣州市教育研究院設計了《人間詞話》等閱讀手冊,以字詞注釋、旁評等導讀形式,減少學生的閱讀障礙。學校教師將整本書閱讀嵌入語文教學中,傳授閱讀方法,引導學生制定閱讀規(guī)劃,促進學生深度思考、拓展延伸。
廣東廣雅中學語文科組長劉文巖發(fā)現(xiàn),高中必讀書目《鄉(xiāng)土中國》閱讀難度較高。部分學生遇到晦澀難懂的內容,就容易失去閱讀的興趣和信心,難以完整“啃”下一本書。劉文巖組織科組教師,設計循序漸進的教學環(huán)節(jié),在導讀課上努力“下功夫”。
導讀課上,劉文巖通過播放影視作品,引導學生對鄉(xiāng)村社會的部分現(xiàn)象進行深思、討論,調動學生對書籍的閱讀興趣。他向學生們詳細介紹《鄉(xiāng)土中國》的整體結構、學術價值,并解釋“差序格局”等學術概念,引導學生梳理整本書的框架。
“在城市化和網絡化的時代,社會上還存在著‘鄉(xiāng)土’特性嗎?”劉文巖帶領科組教師設計了項目式學習任務,引導學生聯(lián)系生活實際,完成文章寫作,學以致用。為了加強閱讀全過程引導,語文科組還針對關鍵學習環(huán)節(jié),開設閱讀節(jié)點課,把握學生的階段性閱讀情況,幫助學生調整閱讀方案。
很多試點學校的學生通過深度閱讀整本書,提升了邏輯思維能力,學會運用批判性思維看待生活現(xiàn)象,創(chuàng)作了很多有深度的好文章。廣雅中學收集了很多優(yōu)秀的學生閱讀作品,并努力推動作品向外傳播。葉馨蔓、黃沛怡等學生的作品發(fā)表在多種雜志報紙上,還斬獲了寫作獎項。在這一過程中,學生們收獲了成就感,更加積極主動閱讀書籍,形成了學習的良性循環(huán)。
據(jù)悉,廣州市基于學習場域的中學語文整本書閱讀教學,近年來收獲了豐碩的實踐成果。據(jù)最近一次廣州市教研活動發(fā)布的調查報告,全市范圍內參與整本書閱讀教學的學生,對此滿意度高達90%。很多學生通過整本書閱讀培養(yǎng)了持續(xù)學習的習慣,對人生、社會有了更深的思考,綜合素養(yǎng)有了很大的提升。(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 記者 劉盾 通訊員 蔣穎妍)
作者:劉盾 蔣穎妍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