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漢縣立足“預防為主、綜合防治”方針,以科技創新為驅動,以綠色防控為抓手,圍繞“數智監測、綠色防控、規范監管、科技服務”四大核心任務,扎實推進“蟲口奪糧”“防病保糧”行動,持續提升糧食減損能力建設,助力全縣糧油大面積單產提升。
智慧監測織密“防護網” 精準預警搶占先機
在胡家鎮鴨池村糧油現代農業園區里,迎來了一位特殊的農業“守護神”—農作物病蟲監測點,監測點里的智能監測設備猶如一個個剛毅的哨兵,正默默守護著這片千畝示范園,使病蟲害無處遁形。縣植保站負責人徐峰介紹道:“所有監測設備均可通過物聯網實時上傳監測數據至云平臺,經智能分析后同步至農技人員移動終端。智慧測報系統精準追蹤病蟲害動態,讓我們及時掌握病蟲害的發生、發展和流行趨勢,為農戶提供科學的防控建議,實現病蟲害的早發現、早預警、早防治?!?/p>
植保領域加速數字化轉型,全縣已建成農作物病蟲害標準化田間監測場(點)9個,引入ATCSP物聯網、孢子分析儀等智能化監測預警設備55臺,日監測預警面積達1.2萬畝。借助數字賦能,融合物聯網+、大數據等信息技術,基本形成“遠程診斷、遠程控制、遠程預警”為一體的“智慧植?!斌w系,實現稻瘟病、玉米螟等一二類農作物病蟲害的實時動態監測預警,預測準確率達95%以上。2024年監測11個25種農作物病蟲害發生情況,指導全縣大面積病蟲害防治150余萬畝次,挽回農作物損失1700萬公斤。
綠色防控打出“組合拳” 生態農田煥發活力
這幾天,在宣漢縣天生鎮新芽村農業示范區內,工人們正緊鑼密鼓地安裝太陽能殺蟲燈。田間地頭,一盞盞朝南排列的殺蟲燈在陽光下熠熠生輝,成為農田綠色防控的新“衛士”。植保站技術人員楊文強介紹:“今年依托涉農資金采購200盞太陽能殺蟲燈,防控面積可達8000畝,100%覆蓋示范區,通過物理誘控滅殺害蟲,大幅減少化學農藥使用量?!?/p>
近年來,宣漢縣以“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為導向,系統組裝以水稻生育進程為時序,以生態調控為基礎,以重大病蟲害為主要防控對象,以燈光誘殺+性信息誘殺+釋放天敵+稻鴨共育+稻漁共生+生物農藥等無害化防控措施為主導的綠色防控技術流程,全縣稻田生態鏈得到有效修復。截至目前,全縣制定并完善涵蓋水稻、玉米等主要農作物病蟲害綠色防控技術集成模式10套,綠色防控技術集成創新課題榮獲全國農牧漁業豐收獎一等獎2個、達州市科技進步三等獎1個、宣漢縣科技進步二、三等獎3個。累計推廣稻鴨共育、稻漁共生模式8.25萬畝、風吸式太陽能殺蟲燈90盞、太陽能殺蟲燈3180盞、黃板45余萬張、性誘捕器2.5萬套、生物導彈4萬枚、釋放捕食螨1.55萬袋、害蟲性信息素誘捕器1.8萬套,生物農藥40.65噸。
“綠色防控不僅降低了生產成本,還提升了稻米品質,價格比普通水稻高出10%?!狈N植大戶向森林欣喜地說。如今,生物、物理防治等科技手段為農田構筑起一道道立體防線,昔日只依賴化學農藥防控的農田早已煥發新生機,2024年宣漢縣主要農作物綠色防控覆蓋率達56.31%,較2017年的28.86%提高了27.45個百分點,形成“生態護糧、科技增效”的現代農業圖景,實現生態與經濟雙贏的農業發展新格局。
全鏈監管筑牢“安全墻” 放心農藥護航農業生產
“過期農藥立即下架,氰戊菊酯屬于限制使用農藥,要有限制農藥許可證才能經營。”在南壩鎮一家農藥門店里,縣農業農村局執法人員正在糾正經營問題。近年來,宣漢縣農業農村局建立健全“源頭治理、過程監管、末端處置”全鏈條監督管理機制,推動農藥生產經營科學、規范發展,為農業生產筑起綠色安全屏障。
從今年開始,已出動監管執法人員85人次,開展農藥市場“檢打聯動”專項行動2次,檢查農藥經營主體220家。同步推行農藥“監管+示范”模式,整建制推進建設農藥包裝廢棄物回收試點項目1個,建成省級標準化農藥示范門店5家,市級“巴山食薈”綠色基地源頭治理示范門店1家。通過閉環式監管體系,全縣農藥經營規范率提升至90%,近三年未發生重大農藥安全事故?!跋乱徊?,我們將持續完善監管平臺建設,讓每一瓶農藥都成為守護糧食安全的放心藥。”縣農業農村局執法員柏曉玲表示。
科技服務下沉“最后一公里” 植保技術扎根萬頃良田
“防治稻瘟病、二化螟等病蟲害,要在水稻育苗期實行帶藥移栽?!敝脖<夹g員高粉正在田間指導水稻帶藥移栽技術。近年來,宣漢縣創新“田間教學+數字平臺”科技服務體系,通過下田、入戶、進社、到場等方式,推動植保技術直達生產一線。通過深化院企合作,聚焦農作物管護需求,開展分層分類技術培訓,聯動省市院校植保專家30人次、省級龍頭企業5家,累計開展“百縣千鄉萬戶”科學安全用藥培訓15場、病蟲防治技術培訓30場,培訓種植戶2000余人次,培育專業化防治組織45家。
通過技術培訓,進一步增強廣大農民群眾安全用藥意識,農戶種植水平和用藥使用水平顯著提高,營造了全民知藥、懂藥、科學用藥的良好社會氛圍。下一步,宣漢縣將持續推進植保科技創新,構建現代植保服務體系,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和農業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動能。
來源:宣漢發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