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法治日報
法治日報全媒體記者 張雪泓
圖為北京市西城區人民檢察院召開發布會,向社會發布知識產權檢察白皮書。
4月23日,《北京市西城區人民檢察院知識產權檢察白皮書(2021-2024)》向社會發布。白皮書顯示,近4年來,該院共辦理知識產權刑事案件148件,其中商標侵權類案件高發多發,占比超50%。侵權者利用直播帶貨、社交電商等新業態實施侵權行為,呈現出隱蔽性強、跨區域等顯著特征。
西城檢察院黨組成員劉榮介紹,該院辦理的知識產權檢察案件中,刑事案件罪名涵蓋假冒注冊商標罪、銷售假冒注冊商標的商品罪、侵犯著作權罪、侵犯商業秘密罪等,民事監督案件則以著作權、網絡域名糾紛為主。除了商標類案件高發多發外,商業秘密案件增長較快,分布領域廣,企業員工外泄商業秘密問題突出。同時,涉老字號保護案件占比較大,文創領域侵權手段具有較強迷惑性、隱蔽性。
劉榮介紹,近年來,新興互聯網領域侵權現象逐步顯現。在直播帶貨場景中,部分不法主播可能在直播中推銷假冒品牌商品,消費者購買時難以辨別真偽。社交電商平臺借助熟人社交進行商品銷售,侵權商品在相對私密的社交圈子中傳播,監管難度較大。如該院辦理的劉某等人銷售假冒注冊商標的商品案,侵權商家采取直播銷售和線下零售相結合方式銷售假冒國際品牌服飾牟利。不法分子通過朋友圈、短視頻等渠道發布假冒商品信息,消費者付款后直接發貨,整個交易過程避開了傳統電商平臺的監管,給司法機關調查取證帶來困難。
白皮書介紹,為破解辦案難題,西城檢察院構建了專業保護機制,深化知識產權協同治理。該院建立的大柵欄老字號知識產權保護檢察聯絡機制,推出“西檢知識產權保護六條”,從刑事檢察、民事監督、公益訴訟、行刑銜接、犯罪預防、普法宣傳六個方面提供法治指引,靶向解決老字號企業品牌保護難題。同時,積極開展外部協作,與中關村科技園區西城園管理委員會簽訂服務“金科新區”聯絡合作協議,并設立金科新區檢察工作站,雙方共建服務國家級金融科技示范區聯絡機制。2024年4月,西城檢察院知識產權檢察辦公室還被最高檢確定為80個辦案聯系點之一。
據了解,近年來,西城檢察院整合刑事、民事、行政、公益訴訟檢察職能,對知識產權案件開展“一案四查”,依法平等保護各類市場主體合法權益。此外,持續加大刑事打擊力度,充分發揮提前介入審查引導偵查優勢,引導偵查機關對違法犯罪行為進行全鏈條打擊,徹底鏟除仿冒、銷售犯罪產業鏈,切實保護中華老字號、民族品牌、國際品牌知識產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