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新聞網
中新社巴西庫里提巴4月24日電 題:南美小城里的華文圖書漂流:書香潤僑心 筆耕訴鄉情
中新社記者 林春茵
近年來,巴西南部的巴拉那州庫里提巴華文閱讀推廣蔚然成風。當地州立圖書館經常開展豐富多彩的閱讀活動,共讀繪本、排演戲劇、旗袍秀等吸引不少華僑少年兒童參與?!鞍臀魅A人教育”中文培訓機構負責人劉燕,正是這背后的兒童閱讀“點燈人”。
巴西巴拉那州庫里提巴的“巴西華人教育”中文培訓機構負責人劉燕。中新社記者 林春茵 攝
剛剛過去的復活節假期,劉燕幾乎都泡在教室,整理來自江蘇南通赤子情華僑圖書館捐贈的500余冊中文書籍。這家以華僑為主題的公益民辦公共圖書館,自2021年底開始,已在56個國家設立逾120個海外圖書漂流站,捐贈圖書近5萬冊。
不久前,巴西第二個“華僑圖書館漂流站”在“巴西華人教育”機構掛牌。劉燕將揭牌儀式放在巴拉那州立圖書館里舉行,“讓更多的巴西人也知道我這有書”。當天有上百位讀者來到現場,一同觀看了電影《哪吒之魔童降世》,欣賞了春江樂團的中華民樂表演,以及學生們美輪美奐的民族服飾展示。
“打開一本中文書的方式,可以是琴棋書畫,可以是光影聲樂,只要能引起大家對中文的興趣,就是成功的?!眲⒀鄬τ浾哒f。
這批書迅速成為當地華裔孩子的“精神寶藏”。書架上,兒童小說和語文課本被翻得卷邊,最搶手的是《中國高鐵圖解》——不少巴西孩子通過它第一次知道“中國速度”。
孩子們爭相借閱,有的甚至一周讀完兩本厚書。劉燕笑說:“照這速度,書很快要被‘啃’光了!”
劉燕總是有緊迫感。當地僑胞多來自廣東,不少孩子幼時能用粵語要“飲茶”,長大后卻只能用葡語應答父母。“四年級以上的孩子,已經習慣用葡語思考了,留給漢語的黃金時間并不多?!?/p>
劉燕請高年級學生帶著中文書籍去公立學校做“閱讀推廣員”,還為學生們爭取包括在州立圖書館里開展文藝活動的各種社會服務項目。
去年夏天,在庫里提巴的地標“鋼絲大劇場”,劉燕帶領學生參演話劇《尋根》,這場討論移民社會融入和身份認同的演出創造了1600個座位幾近滿座的盛況。
“孩子們也感知得到,中巴經貿交流熱絡,懂中文一定會有更多的機會。”劉燕說。
目前,劉燕正在編寫一套針對巴西學習者的中文入門教材,將漢語知識與巴西文化有機結合,特別融入音樂、飲食等生活元素。與此同時,她以自身見聞進行非虛構寫作的《中國人在巴西》,在社交平臺上收獲了不少粉絲。
有學生留言道:“我的祖父母也是移民,能了解這段遠渡重洋的艱辛歷程對我意義重大。每個章節都讓我受益匪淺,幫助我更好地了解和傳承中華文化……”
“不僅要留住中國根,更要讓這根須能吸收巴西土壤的養分?!眲⒀嗾f。(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