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全球頂流網紅“甲亢哥”iShowSpeed在中國行長沙站,原本計劃開啟美食文化探索的他,竟在直播中遭粉絲“檳榔投喂”,隨后“檳榔事件”迅速沖上各大平臺熱搜?!凹卓焊纭?在吃下檳榔后的痛苦模樣,讓無數網友第一次直觀感受到檳榔的殺傷力。
那么,有些人明知檳榔的危害,為什么卻依舊難以割舍?它的風評又是怎么壞得如此徹底的?
(圖源“第一現場”)
從提神果到成癮物
檳榔在我國主要種植于海南、云南、福建和臺灣。
早期,檳榔的名聲并沒有這么“壞”。李時珍在《本草綱目》里夸它能驅蟲、消食;
漢代人民把吃檳榔當做和喝茶一樣的消遣活動,他們在扶留葉中放入少量的灰漿,包裹住檳榔,然后進行咀嚼。
那么,檳榔是怎么從提神果變成成癮物的呢?
檳榔的主要成分是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質、粗纖維、多酚類、生物堿(檳榔堿和檳榔次堿)和礦物質等。而人們吃檳榔產生的即時感受,就主要來源于檳榔堿。
檳榔堿是經典的非選擇性毒蕈堿M受體激動劑,具有擬膽堿反應。而膽堿是人體重要的神經遞質,我們的神經興奮傳遞就是和這東西有關。
吃檳榔后,身體會出現面部紅潤、身體發(fā)熱、微微出汗等反應。同時,檳榔堿能使人產生欣快感、舒適感等主觀感受,并提高人的抗饑餓能力和耐力。另外,檳榔堿還可以增加內源性促腎上腺皮質激素釋放激素的分泌,令人產生愉悅的感覺,具有類似抗抑郁的作用。
在咀嚼檳榔時,這些生物堿通過頰黏膜被快速吸收,一般在5分鐘內會產生上述各種身體反應和心理感受,并持續(xù)大約2~3小時。
檳榔這些獨特的藥理性質是它在人群中廣為流行的基礎,也成為部分人群濫用檳榔的重要原因。
圖源:Pixabay
公認的一類致癌物
其實檳榔一直存在爭議主要還是它的致癌問題。
雖然檳榔在我國沒有被明令禁止食用,但在2021年9月,國家廣電總局一紙禁令,直接把檳榔廣告踢出了電視和網絡平臺。
事實上,WHO(世界衛(wèi)生組織)的癌癥研究中心早就明確檳榔是一類致癌物了。無論是中外,各項數據和研究都顯示檳榔和口腔癌相關度極高。
檳榔中含有的多酚類物質,在唾液作用下會生成大量活性氧,并攻擊細胞DNA,誘發(fā)基因突變。這種物質通過與檳榔堿共同作用,還會加劇口腔黏膜損傷。另外,檳榔中的亞硝胺是公認的致癌物,可直接破壞DNA結構,增加口腔癌風險。
除此之外,檳榔加工過程中添加的石灰(氫氧化鈣)可腐蝕口腔黏膜,香料中的甲醛等物質也會進一步刺激組織,長期攝入會嚴重影響身體健康。
長期咀嚼檳榔不僅會導致牙齒磨損、松動甚至脫落,還會導致口腔黏膜下纖維化。該癥狀初期表現為口腔灼燒感、口干,后期黏膜變硬、張口困難,癌變率高達7%~13%,癌變部位常見于頰部、舌緣和牙齦。
同時,吞咽檳榔汁液可能誘發(fā)食道炎、胃潰瘍,增加食道癌風險。檳榔堿會導致血壓升高、心率失常,加重心血管疾病。即使成功戒斷,已形成的口腔黏膜纖維化、牙齒損傷等病變難以完全恢復,需長期醫(yī)療干預。
圖源:Pixabay
危害巨大卻難以禁止
檳榔既然致癌,為什么不禁止了呢?
事實上,檳榔行業(yè)已經有一條完整的產業(yè)鏈,牽一發(fā)而動全身。從經濟層面來看,檳榔產業(yè)涉及種植、加工、銷售等多個環(huán)節(jié),為大量人員提供了就業(yè)機會;從文化層面講,在部分地區(qū),檳榔有著悠久的文化傳統(tǒng),在社交、婚慶等場合扮演著重要角色,承載著一定的文化意義,想要在這些地區(qū)快速禁止檳榔,會面臨較大的文化阻力;從監(jiān)管角度而言,檳榔的消費群體龐大且分散,銷售渠道眾多,監(jiān)管難度較大,很難做到完全杜絕檳榔的生產、銷售和消費。
但無論如何,檳榔的危害不容忽視。如果大家身邊有嚼檳榔的親朋好友,一定要盡早勸說,為了身體健康,遠離檳榔,戒得越早,健康越有保障。
參考資料:
[1]孫智敏.檳榔致癌 必須戒掉它[N].甘肅科技報,2025-02-26(008).
[2]邱慧.危險的檳榔:是“千億產業(yè)”,還是“致癌癮品”?[J].中國報道,2022 (11).
供稿單位:重慶電腦報經營有限責任公司
審核專家:余師亮
記 者:葉家余
編 輯:盧婷婷
主 編:陳 鑫
總編輯:余師亮
聲明:除原創(chuàng)內容及特別說明之外,部分圖片來源網絡,非商業(yè)用途,僅作為科普傳播素材,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