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wǎng)上海4月23日電 (記者 王笈)以《東京夢華錄》為藍本,“千年之約·夢華游”主題沉浸展23日晚在上海圖書館東館正式“亮燈”,結合AI技術、光影交互、場景復原、文物再造,全面展現(xiàn)宋人“四雅”生活方式。
兩宋時期的文化與藝術都達到了登峰造極的境界,為后世所向往。宋人孟元老在《東京夢華錄》的序言中追憶北宋都城汴京盛景,謂之“節(jié)物風流,人情和美”。
本次展覽挖掘宋代名家蘇軾、黃庭堅、李清照、王希孟的人物故事,分別對應宋代“四雅”里的點茶、焚香、插花、掛畫,揭開風雅大宋的生活畫卷。
北宋文豪蘇軾一生寫過近百首詠茶詩詞,品茶、烹茶、斗茶樣樣在行。“雪沫松風”板塊通過展示韋鴻臚、石轉(zhuǎn)運、胡員外等宋人命名的“十二先生”茶具,介紹了宋人的斗茶技巧和格物致知精神。
AI作畫互動裝置。中新網(wǎng)記者 王笈 攝
北宋文人黃庭堅愛香如癡,在氤氳香霧中參悟人生。“意可閑遠”板塊陳列著錯落有致的龍泉瓷香爐,并用數(shù)字香氛再現(xiàn)了“韓魏公濃梅香”與“黃太史四香”中的“意可香”“小宗香”。
《醉花陰》《一剪梅》《如夢令》《蝶戀花》……在宋詞歷史上,無人可在“含花量”上與李清照比肩。“簾卷疏影”板塊營造出花團錦簇之景,觀眾可在此欣賞四季花景,體驗“入畫屏”的穿越之力。
北宋畫家王希孟半年繪就《千里江山圖》,被視為宋代青綠山水畫的代表作。“煙霏空翠”板塊的AI作畫互動裝置,讓觀眾隨意下筆即可畫出一片“千里江山”;石青、石綠、赤鐵礦等礦物顏料的展陳,則供觀眾近距離觀賞“大宋顏色”。
與此同時,由上海圖書館等共同開發(fā)制作的沉浸式VR大空間探索體驗項目“遇見東坡”于當天試運營,融合經(jīng)典古詩詞、國風寫意場景、北宋文人生活細節(jié),將蘇軾跌宕起伏的人生展現(xiàn)在觀眾眼前。據(jù)了解,該項目將于4月25日至5月8日面向公眾開放。
“‘遇見東坡’的設計非常忠實于蘇軾當時的社會狀況和他的原作,我還跟著‘蘇軾’一起俯瞰人間大地,體會了‘我欲乘風歸去’的意境。”在華東師范大學中文系教授方笑一看來,此類沉浸式體驗讓“閱讀”不再停留于紙面,“觀眾既可以感受到文化上的震撼,也可以學到很多宋代文學和宋代歷史知識”。
來源:中國新聞網(wǎng)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