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聯社4月24日電,外交部發言人郭嘉昆4月24日主持例行記者會。有記者提問,據報道,菲律賓方面近日發表聲明稱,否認就今年3月4日仁愛礁運補行動征求中方許可,并稱不承認中方對仁愛礁的任何權利,請問中方對此有何回應?
郭嘉昆主持外交部例行記者會
郭嘉昆強調,中國對包括仁愛礁在內的南沙群島及其附近海域擁有主權,中方對如何處理當前仁愛礁局勢的立場是清晰明確的。
一是菲律賓派軍艦在仁愛礁長期坐灘,侵犯中國主權,違反《南海各方行為宣言》,中方要求菲方拖走該艦。二是在菲方拖走坐灘軍艦之前,中方愿從人道主義出發,在事先向中方通報,并經現場核查后,允許菲方運補生活物資。三是中方絕不接受菲方運送大量建筑材料上艦,試圖建設固定設施和永久哨所,將堅決依法依規予以阻攔。
郭嘉昆表示,基于上述三點原則立場,中方于去年7月同菲方就運補人道主義生活物資達成了臨時性安排。此后根據該臨時性安排,在中方海警部門的全程監管下,菲方進行了7輪生活物資的運補,菲方運補均是在提前通報中方的情況下進行的,并經中方現場確認運送的僅為人道主義生活物資。
“中方將繼續堅定維護自身的主權和權益,敦促菲方珍視中方為管控海上局勢所做的積極努力,切實遵信守諾,不要再折騰,不要再節外生枝。”郭嘉昆說。
延伸閱讀
美國和菲律賓的“肩并肩”聯合演習于4月21日正式拉開序幕——與以往不同的是,今年的美菲演習中,不但“堤豐”中導系統將再次亮相,而且美國還將在靠近臺灣的菲律賓北部部署高度機動的反艦導彈系統。西方分析人士普遍猜測,該演習就是在準備介入“臺海有事”。
圖為菲律賓媒體報道截圖
菲律賓媒體21日稱,菲律賓武裝部隊參謀長小羅密歐·布勞納當天在阿奎納爾多基地主持了今年“肩并肩”聯合演習的開幕式。該演習將在菲律賓北部和西部多地進行,將一直持續到5月9日。美國海軍陸戰隊中將詹姆斯·格林宣稱,美菲將在這次演習中“展示我們維護1951年就開始存在的美菲共同防御條約的意志,而且將展示我們無與倫比的能力。”
根據布勞納的說法,這次演習將覆蓋多項核心內容,包括導彈防御、反登陸作戰和海上打擊等。約6000名菲律賓軍人和1.2萬名美軍士兵(包括后勤支援部隊)參演,此外還將有部分其他國家也象征性地參加——澳大利亞(約200人),日本(56人),英國(11人),法國和加拿大各2人。
NMESIS(右)可以利用氣墊登陸艇或運輸機快速機動
美菲方面都反復吹噓,這次演習中將動用高度機動的新型“海軍陸戰隊遠征艦艇攔截系統”(NMESIS)部署在“靠近臺灣的關鍵咽喉要道附近”。盡管NMESIS聽起來很厲害,但實際上它就是將美國與挪威研制的海軍打擊導彈(NSM)裝在導彈發射車上,理論上可以實現無人化發射。這種亞音速導彈本身性能算不上特別先進,它采用具備紅外成像末制導和地形匹配導航技術,最大射程約185公里,相比美軍為應對大國沖突而重點發展的AGM-158C遠程反艦導彈,前者無論是射程還是突防能力都要差得多。
只是因為該導彈體積和重量較小,方便機動部署,即便裝在輕型戰術運輸車上也可以由C-17運輸機執行全球快速運輸,因此才受到美國陸軍和美國海軍陸戰隊的重視,希望在未來的太平洋沖突中利用這種機動反艦導彈執行“海上游擊戰”。
圖為美菲軍演(資料圖)
而這次美菲演習無疑就成為美軍測試這種戰術的試驗場。菲律賓最北部的卡加延省北鄰巴士海峽,與臺灣島隔海相望,這次“肩并肩”聯合演習將演練利用反艦導彈封鎖巴士海峽。此外,曾參加去年美菲演習的“堤豐”中程導彈系統,也將在今年的“肩并肩”演習中再次亮相,該系統可以發射射程超過1800公里的“戰斧”巡航導彈和射程380公里的“標準-6”防空導彈,同樣具備機動部署能力。
法新社注意到,菲律賓近年來多次吹噓“有意介入臺海沖突”。就在4月初,布勞納在北呂宋島司令部活動上發表講話時就宣稱,在面對臺海緊張局勢不斷升級情況下,要“為任何可能發生的情況做好準備”,并宣稱如果臺灣被“入侵”,菲律賓將“不可避免地參與其中”,要求北呂宋島司令部下轄部隊為所謂的“臺海緊急情況”做好準備,要求菲律賓軍隊應具備“已經處于戰爭狀態的心態”。
當然,菲律賓敢于不斷挑釁的原因,還是美國的不斷慫恿。3月28日,美國國防部長赫格塞思訪問馬尼拉時表示,華盛頓正在向菲律賓部署力量,以應對中國,并強調美國將繼續致力于菲律賓的安全,他還向馬尼拉保證,華盛頓將繼續提供5億美元的對外軍事融資和其他安全援助,以支持菲律賓的軍事現代化。4月2日,美國又批準向菲律賓出售價值55.8億美元的F-16V戰斗機。甚至菲律賓還表示有意采購“堤豐”中程導彈系統。
從這次“肩并肩”演習動用的裝備和演練項目看,菲律賓明顯被美國綁上了針對中國的戰車——演習內容已經超出了南海的島礁紛爭,進而直接針對“臺海有事”。但該演習同時也展示出美菲方面的有心無力——按照五角大樓的未來戰爭推演,如果美國介入臺海沖突,就連防御嚴密、重兵部署的駐日美軍基地群都難逃毀滅,在菲律賓部署的少數反艦導彈,又談得上多少生存能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