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1000家上市公司的第二類限制性股票減持或對市場將造成重大影響,建議盡快完善相關制度。
本刊特約 劉紀鵬/文
一年前,有朋友問我,“您關注第二類限制性股票嗎?為什么其股價普遍漲得不錯?”我當時的回答是“我不了解”。
那么,什么是第二類限制性股票?為什么A股市場未采用國際通用的股票期權激勵?而創造出了第二類限制性股票?它對股市的影響何在?
帶著這些問題,我開始了對第二類限制性股票的研究……
第二類限制性股票需要改進
當前,A股市場的激勵機制主要有三種:第一類、第二類限制性股票和期權。這是中國證監會、上交所和深交所在2019年之后完善上市公司股權激勵制度后的三種模式。
上述三類激勵對象為上市公司董事、高管、核心技術人員和業務人員,獨立董事除外;激勵價格上,第一類、第二類限制性股票,激勵人員可以打五折購買,而股票期權則沒有。
從購買者出資時間上看,第一類限制性股票在公告日也就是授予日就要以五折價格買入;第二類限制性股票則在公告日不需要出資,而是在公告日后12個月后的歸屬日再出資按五折優惠價買入,歸屬日也是中登公司給激勵對象登記之日,歸屬日后一周左右即可售出,而股票期權是在12個月之后才行權,就是激勵人員開始掏錢買股票,如股票下跌,激勵人員可以不買,這是一個單項選擇權。
從第二類限制性股票發行上市的總量看,由于兩次發行第二次股票的間隔沒有限制,有時一年可以發兩次,每次有效期是3-5年,發行總量不能超過總股本的10%,不過滬深交易所在執行中是按照不超過股本的20%執行的。例如雪榕生物就達到了16.26%。
在限售期安排上,第一類限制性股票在出資后不少于12個月可分批賣出,第二類限制性股票在公告后12個月后出資,歸屬后按1-3年分2-3次分批賣出;而股票期權行權即可賣出,從減持限制看,只有高管仍遵守每年減持不超過所授股票25%的規定。
在股權激勵監督上,兩交易所都要求相關上市公司監事會出具意見。按照新《公司法》及證監會的相關規定,上市公司應在2026年1月1日前取消監事會并在董事會設置審計委員會,由審委會行使監事會的職權。
從特點看,期權是在現價基礎上往上漲才能獲得增值收入,但第一、二類限制性股票是打折買入,相關股票跌幅只要不超過五折,受激勵人員就可以賺錢,激勵的初衷大打折扣。
2019年之后,科創板和創業板一共有1151家公司實施了股票激勵,股權激勵計劃實行了1776個,部分公司實施了2次或3次,第一、二類限制性股票激勵和股權期權分別占比88%、11%和1%。第二類限制性股票成了A股市場股權激勵的主流。
從海外資本市場發展看,期權激勵是通行做法,產生于上世紀50年的硅谷,對調動高管積極性發揮了重要作用,而第一、二次限制性股票激勵是A股市場特有的模式。
再看第二類限制性股票激勵收益模型,公告日前1天、20天、30天和120天的較高者的50%折扣,12個月后的歸屬日,授予對象可以按照授予價例如5元獲得股票,假設公告日前是每股10元,如果歸屬日股票漲到了20元,就可以按照20元這一價格賣出,激勵人員可以獲得兩類收益:一是5元的折價收益,二是10元的資本利得收益。
此前,A股市場很長時間傾向于融資端,損害了部分投資人的利益,其中就包括上市公司公司通過IPO超募的錢回購股票,再以五折價格授予激勵對象。為貫徹黨中央“活躍資本市場”的部署,投資端改革已經成為當前資本市場改革發展的重中之重,這就要求要堅持“以投資者為本”理念,進一步健全完善資本市場基礎制度,加強維護市場秩序和保護投資者特別是廣大中小投資者的合法權益,建議盡快完善或修訂關于第二類限制性股票的相關制度。
九家樣本案例
為了說明改進的必要性,我選擇了9家樣本公司做說明,其中5家是創業板公司,4家是科創板公司。
第一家為昆侖萬維,公司從事互聯網和相關服務,本次激勵規模為6757萬股,占股本總額的5.5%,授予對象給了714人,授予價格是公告日前20個交易日均價37.57元/股的50%。即18.79元/股,4月3日股價是34.04元/股。這采用定增模式,考核指標為營業收入增長。
第二家為華燦光電,授予規模為5683萬股,占比3.52%,授予價格為2.69元/股,公告日價格為5.38元/股,授予價格為公告日前一個交易日股價的50%,4月3日的股價為7.09元/股,采用定增方式,考核指標為很低的營業收入增長率。
第三家是漢得信息,公司從事的行業是軟件和信息服務,授予4198萬股,占總股本之比為4.26%,授予對象是268人,授予價格3.38元/股是公告前60個交易日均價的50%。4月3日的股價是18.41元/股,方式是定增,考核指標是營業收入和凈利潤。
第四家是深信服,也從事軟件和信息服務業,授予3500萬股,占總股本之比為8.3%,授予對象4215人,32.09元/股的授予價是公告日前一天股價的50%,4月3日收盤價為101.76元/股,采用回購和定增的方式,考核指標是歸母凈利潤,2027年較2024年0.77億元凈利潤的增長三年不低于150%,2028年不低于200%。
第五家是和順電氣,從事的是電氣機械和器材制造業,授予1500萬股,人數為27人,其中高管6人分別在40萬-250萬股之間,價格為3.81元/股,是公告日前20個交易日的50%,4月3日收盤價為8.66元/股,方式為定增,考核指標為營業收入。
第六家為天智航-U,為科創板企業,屬于專用設備制造業,授予2234萬股,占總股本比為4.97%,74人參與,其中高管7人分獲20萬-220萬股不等,授予價4.53元/股為公告日前1個交易日的50%,4月3日收盤價為12.71元/股,方式為定增,考核只有營業收入。
第七家為三一重能,從事的行業為電氣機械與制造業,授予2175萬股,占比為1.77%,共計95人,其中高管5人獲30萬-60萬股不等,授予價格16.45元/股,為公告日前20個交易日股票均價的50%,4月3日定增價為26.13元/股,為定增+回購,考核指標為營收和歸母凈利潤二選一。
第八家是杰華特,從事軟件與信息服務業,授予規模為1847萬股,占比為4.13%,人數為676人,其中高管1人,授予價格7.89元/股為公告日1個交易日均價的50.35%,4月3日股價為29元,方式為定增,考核指標為營業收入。
第九家是思特威,屬于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授予815萬股,占比為2.04%,授予對象為275人,授予價27.17元/股為公告日前120個交易日均價的50%,4月3日股價為94.7元/股,方式是定增,考核目標是凈利潤,考核指標2024年凈利潤大于2億元,2025年凈利潤大于4億元,此外對新w業務出貨量也有相關規定。
綜上所述,第二類限制性股票存在向融資端、上市公司高管及業務技術人員傾斜的傾向,這些人購買的五折股票與投資者在市場上全價買的股票同樣流通。
如果一家對市場沖擊不明顯,現在已有近1200家實施了這類激勵,其減持對市場的沖擊不容忽視。從保護投資人利益、從融資市向投資和融資并重的角度看,股權激勵應轉向國際主流的期權激勵模式。
(本文摘自劉紀鵬教授的視頻《應盡快叫停第二類限制性股票》(上、下),已經本人同意,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刊立場;文中個股僅為舉例分析,不作買賣推薦。)
本文刊于04月19日出版的《證券市場周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